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道路--立體交叉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深度圖樣

基本信息
標準號:05MR103
發布時間:2005-06-01
實施時間:2005-06-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查看詳情>
起草人:
出版機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起草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標準簡介
城市道路立體交叉工程設計城市道路專業推薦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繪圖示例。
標準摘要
2004年,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根據建設部建質【2004】46號文,編制完成了05MR102《城市道路立體交叉施工圖設計深度圖樣》、05MR103《城市道路立體交叉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深度圖樣》二冊國家標準設計圖集的編制。 在承接上述國標圖集編制任務之前,由于我國城市道路立體交叉設計圖紙各地的圖幅不統一,字體大小不統一,內容深度不統一,編排順序不統一,給施工、管理、市場運作帶來較大不便。本次對我國城市道路立體交叉設計繪圖規范化提供出圖樣示例,對逐步提高我國城市道路立體交叉設計水平和設計質量均具有實際意義。 在承接上述國標圖集編制任務之后,考慮到立交有不同型式,所以在國標圖集中列出15種較常用且平面布置較對稱的立交,并采用典型設計,按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的要求,依據《道路工程制圖標準》GB50162—92和《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建質[2004]16號文,分別示出其圖紙內容和表達深度。以三種不同型式的立交為例,對標準路段和非標準路段,如主線加寬段、主線與匝道合流、分流節點處,其加寬超高匝道與主線標高的銜接、樁號以及外側邊線的曲線漸變均需有具體數據,并且因施工放樣需要,必需有立交的線位設計圖,所有樁號、交點都用坐標定位,以保證橋梁結構施工的準確。 縱斷面方面比較重要的是由于立交在空間互相穿插,線條復雜,其凈空和橋梁結構高度在空間上有否矛盾,對縱坡變化、交叉點樁號、標高均需在圖上標明,以便校審時核對之用。 因立交的車道增減變化,各路段不同,一個立交有許多不同的橫斷面,宜附在平面設計圖中,使看圖更為方便。 由于立交的建立,打破了原有地面道路的交通組織,所以立交與地面的交通組織圖宜表達在一張圖中,以便于檢查該區總體交通的合理性。 |
標準目錄
目錄 1 編制說明 3 城市立交設計概述 4 城市立交可行性研究設計圖紙(總體設計及線形設計) 圖紙目錄 8 工程地理位置圖 9 工程效果圖 10 預測交通流量流向圖 11 總體設計圖 12 平面設計圖(一)~(五) 13 汶水路高架道路縱斷面設計圖(一)~(三) 18 WS匝道縱斷面設計圖 21 WN匝道縱斷面設計圖 22 典型橫斷面設計圖 23 規劃橫斷面圖 24 快速系統交通組織設計圖(一)~(五) 25 輔道系統交通組織設計圖(一)~(五) 30 立交附近路網交通組織圖 35 城市立交初步設計圖紙(總體設計及線形設計) 圖紙目錄 36 工程地理位置圖 37 工程效果圖 38 預測交通流量流向圖 39 總體設計圖 40 平面線位設計圖(一)~(三) 41 高架道路平面設計圖(一)~(四) 44 地面道路平面設計圖(一)~(四) 48 莘縣路高架道路縱斷面設計圖(一)~(三) 52 莘縣路地面道路縱斷面設計圖(一)~(三) 55 A匝道縱斷面設計圖 58 B匝道縱斷面設計圖 59 典型橫斷面設計圖 60 立交附近路網交通組織圖(一)~(二) 61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