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石油餾分及工業脂肪族烯烴溴值的測定 電位滴定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bromine numbers of petroleum distillates and commercial aliphatic olefins by electrometric titration
標準號:GB/T 11135-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1135-2013
發布時間:2013-11-27
實施時間:2014-05-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何沛、高萍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石油產品綜合
ICS分類:石油產品綜合
提出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
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80/SC 1)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80/SC 1)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采用電位滴定法測定石油餾分及工業脂肪族烯烴溴值的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以下試樣溴值的測定:a) 90%餾出溫度(采用GB/T6536測定)在327 ℃以下、且不含比異丁烷更輕組分的石油餾分,如:汽油(包括含鉛汽油、無鉛汽油和含氧化合物燃料)、煤油和所有滿足表1條件的餾分油;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11135—1989《石油餾分和工業脂肪族烯烴溴值測定法(電位滴定法)》,與GB/T11135—1989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了汽油適用種類的說明;將90%餾出溫度小于205 ℃石油餾分的測定上限由“100gBr/100g”改為“175g/100g”(見第1章); ———給出了溴值小于1.0g/100g和0.5g/100g時,試樣所適用的方法(見第1章); ———刪除了“本標準不適用于加有醇、酮、醚和胺類等添加劑的油品”的內容(見1989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的內容(見第2章); ———在儀器部分將“ST(死停點)型電位滴定儀”改為“電位滴定儀”;并取消了GB/T11135—1989標準中ST(死停點)型電位滴定儀的線路圖(見6.1,1989年版的5.1); ———溴化鉀-溴酸鉀標準溶液標定過程中標準溶液加入的體積精度由“5 mL±0.05 mL”改為“5mL±0.01mL”(見7.4); ———淀粉溶液配制過程中未加入碘化汞試劑(見7.8,1989年版的7.3); ———增加了“二氯甲烷代替1,1,1-三氯乙烷”的內容(見7.12); ———增加了環己烯和二異丁烯試劑提純方法(見第8章); ———精密度的表示均以數值或代數式表示,取消了圖示內容;同時增加了偏差的內容(見第11章,1989年版的第10章); ———刪除了“報告”章節的內容(見1989年版的第11章); ———增加附錄A(規范性附錄)“采用電位滴定法測定的化合物溴值結果”; ———刪除了1989年版附錄A 中以華氏單位表示的相關內容,如表A.1、表A.2、圖A.2、圖A.4; 并將1989年版附錄A 的內容改為附錄B(見附錄B,1989年版的附錄A)。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ASTM D1159—2007《石油餾分及工業脂肪族烯烴溴值的測定電位滴定法》。 本標準與ASTM D1159—2007的主要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本標準僅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刪除了ASTMD1159—2007附錄B中使用的華氏度單位所表示的相關內容,以符合我國標準編寫規定; ———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我國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方便使用。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280/SC1)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起草人:何沛、高萍。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1135—1989。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