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

Quenching and self-tempering ribbed bar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標準號:GB 13014-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 13014-2013
發(fā)布時間:2013-09-18
實施時間:2014-07-01
首發(fā)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朱建國、馮超、陳潔、黃正玉、劉寶石、方拓野、侯捷、張新、胡真明、史國明、李曉波、完衛(wèi)國、劉建豐、于志亮、郭繼飛、劉濤。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型鋼、異型鋼
ICS分類:鋼棒和鋼條
提出單位: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
起草單位: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科機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天鐵軋二制鋼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
發(fā)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guī)定了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的代號、尺寸、外形、重量、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等。本標準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用表面淬火并自回火處理的鋼筋。本標準不適用于由成品鋼材和廢舊鋼材再次軋制成的鋼筋。
標準摘要
本標準的6.4.1、7.3.5、7.4.2、7.5、表3的尺寸a、b、附錄A 為推薦性,其余為強制性。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部分代替GB13014—1991《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 本標準與GB13014—1991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和增加了余熱處理鋼筋牌號,由KL400更改為RRB400鋼筋,增加了RRB500牌號;將鋼筋用途分為可焊和非可焊; ———修改了余熱處理鋼筋定義; ———增加了第5章訂貨內容; ———增加了規(guī)格50mm 鋼筋; ———增加了7.4.2反向彎曲性能、7.5疲勞性能、7.6連接性能三項技術要求; ———修改了公稱直徑8mm~12mm 鋼筋的重量偏差; ———修改了“帶肋鋼筋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表面質量”、“組批規(guī)則”、“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等條款; ———增加了8.3.5人工時效工藝條件; ———根據(jù)使用要求增加了對RRB400、RRB500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的規(guī)定; ———增加了附錄A“余熱處理鋼筋的特征”。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3)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科機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天鐵軋二制鋼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建國、馮超、陳潔、黃正玉、劉寶石、方拓野、侯捷、張新、胡真明、史國明、李曉波、完衛(wèi)國、劉建豐、于志亮、郭繼飛、劉濤。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13014—1991。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4 分類、牌號 2 5 訂貨內容 2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2 7 技術要求 6 8 檢驗項目和試驗方法 8 9 檢驗規(guī)則 9 10 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 10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余熱處理鋼筋的特征 11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