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ulator-test on indoor post insulator of organic material for systems with nominal voltages greater than 1 000 V up to but not including 300 kV
標準號:GB/T 26869-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6869-2011
發布時間:2011-07-29
實施時間:2011-12-01
首發日期:2011-07-29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李大楠、王云鵬、吳鴻雁、張姝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絕緣子
ICS分類:絕緣子
提出單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新東北(沈陽)高壓開關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絕緣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80)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絕緣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80)
標準簡介
本標準適用于標稱電壓高于1000V 低于300kV(GB311.1定義的范圍Ⅰ)、頻率不大于100Hz的交流系統中用的電氣裝置或設備上使用在大氣條件下的戶內有機材料支柱絕緣子。本標準不包括復合絕緣子。本標準的目的是:———定義使用的術語;———規定有機材料支柱絕緣子的電氣和機械特性,并規定檢驗這些特性規定值的條件;———規定試驗方法;———規定接收準則。本標準不給出支柱絕緣子特性的數值,也不涉及特定運行條件下的支柱絕緣子選擇。GB/T8287.2規定了電氣和機械特性的數值并給出了支柱絕緣子互換性所需的尺寸。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660:1999《標稱電壓高于1000V 低于300kV 系統用戶內有機材料支柱絕緣子的試驗》(英文版)。 本標準與IEC60660:1999在結構上相比,除增加了“參考文獻”,其他均相同。 本標準與IEC60660:1999的技術差異及原因如下: ———關于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做了具有技術性差異的調整,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調整的情況反映在1.2“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具體調整如下: ● 用非等效(neq)采用國際標準的GB311.1代替IEC60071-1(見1.1); ● 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2900.8代替IEC60050-471(見1.3); ● 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5169.16代替IEC60695-11-10(見3.12); ● 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GB/T7354代替IEC60270(見3.5、5.4); ● 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的GB/T8287.2代替IEC60273(見1.1); ● 用等效采用國際標準的GB/T16927.1代替IEC60060-1(見2.3~2.7、3.3、3.4); ● 增加引用了GB3906(IEC60932:1988的內容作為附錄C列入GB3906—2006,見3.11); ● 刪除了IEC60660:1999引用的IEC60932(見IEC60660:1999的1.2和3.11)。 ———在2.1a)中增加了“機械型式試驗報告的有效期為10年,電氣型式試驗長期有效”,這是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并參照了相關的瓷和玻璃絕緣子標準增加的。 ———在4.3中增加了“如果能清楚識別出產品不合格的原因,制造方可以在此批絕緣子中剔除具有這種缺陷的所有絕緣子”,使重復試驗程序中的進一步檢查執行起來更加明確。 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用“本標準”代替“本國際標準”; ———用小數點符號“.”代替符號“,”; ———將第一級列項中使用數字編號的改為字母編號; ———將3.5、3.7中的懸置段加入二級條標題,并將其后的二級條標題順延; ———將3.6、3.12中的懸置段改為注; ———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增加了“參考文獻”。 注:IEC60660:1999的1.2“規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EC60587和ISO9000-1、ISO9002(這兩個ISO 標準現已并入ISO9001)均是在條文的注中提及的文件,屬資料性引用文件。按GB/T1.1—2009規定,資料性引用文件不應列入“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可列入“參考文獻”。增加的“參考文獻”中列出了與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標準。 本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絕緣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80)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新東北(沈陽)高壓開關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大楠、王云鵬、吳鴻雁、張姝。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總則 1 1.1 范圍和目的 1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1.3 術語和定義 1 1.4 表征有機材料支柱絕緣子的值 3 1.5 文件 3 1.6 正常運行條件 4 2 試驗的一般要求 4 2.1 試驗的分類 4 2.2 質量管理 4 2.3 電氣試驗的一般要求 4 2.4 雷電沖擊電壓試驗 5 2.5 工頻電壓試驗 5 2.6 試驗的標準參考大氣條件 5 2.7 大氣條件的校正因數 5 3 型式試驗 5 3.1 總則 5 3.2 電氣型式試驗的一般要求 6 3.3 雷電沖擊干耐受電壓試驗 7 3.4 工頻干耐受電壓試驗 8 3.5 局部放電熄滅電壓試驗 8 3.6 雷電沖擊擊穿試驗 8 3.7 機械破壞負荷試驗 9 3.8 在正常環境溫度條件下的負荷偏移試驗 10 3.9 隨溫度變化的機械彎曲強度的試驗 10 3.10 吸水性試驗 11 3.11 老化和濕度試驗 11 3.12 可燃性試驗 11 3.13 溫度循環試驗 11 4 抽樣試驗 12 4.1 總則 12 4.2 尺寸檢查 12 4.3 重復試驗程序 13 5 逐個試驗 13 5.1 總則 13 5.2 外觀檢查 13 5.3 逐個機械試驗 14 5.4 逐個電氣試驗和局部放電測量 14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形位公差 15 參考文獻 1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