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tear resistance - Part 1:Trouser tear method
標準號:GB/T 16578.1-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6578.1-2008
發布時間:2008-08-04
實施時間:2009-04-01
首發日期:1996-10-25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施雅芳、黃正安、陳宏愿、李建軍、王超先、宋超、金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合成樹脂、塑料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ICS分類:薄膜和薄板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國家合成樹脂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金發科技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5)
標準簡介
GB/T 16578《塑料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測定》共分為2部分,本部分為GB/T 16578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16578-1996《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試驗方法 褲形撕裂法》。GB/T 16578 的本部分規定了用標準的褲形試樣測定厚度在1mm 以下的薄膜和薄片的撕裂性能方法。試驗應在規定的狀態調節和試驗速度下進行。本部分適用于軟質和硬質材料的薄膜和薄片 試驗時材料不應發生脆性破壞 或材料的不可逆變形引起的兩褲腿變形所耗能量不應影響撕裂所耗能量。本部分不適用于測定泡沫片材和泡沫薄膜的撕裂性能。本部分與GB/T 16578-1996相比主要變化為:———更改了標準名稱、增加了前言;———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定義內容有所不同,刪去了最大撕裂力定義;———刪去原6。3(刀具);———刪去原圖2試樣的裁取方法;———增加了250mm/min的試驗速度;———增加了撕裂擴展方向圖;———刪去原11.2及圖5高延伸性薄膜的負荷-時間圖;———刪去11.5標準偏差計算式。
標準摘要
GB/T16578 《塑料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測定》共分為2部分: ---第1部分:褲形撕裂法; ---第2部分:埃萊門多夫法(Elmendorfmethod)。 本部分為GB/T16578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63831:1983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褲形撕裂法》(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譯ISO63831:1983,在技術內容上完全一致。 為便于使用,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把ISO6383的本部分改為GB/T16578的本部分; ---刪除了ISO63831:1983 的前言; ---增加了國家標準的前言; ---把規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所列的國際標準用等同該文件的國家標準代替; ---把標準中涉及到的ISO 標準換成相應的國家標準。 本部分代替GB/T16578-1996《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試驗方法 褲形撕裂法》。 本部分與GB/T16578-1996 相比主要變化為: ---更改了標準名稱、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 ---定義內容有所不同,刪去了最大撕裂力定義; ---刪去原6.3(刀具); ---刪去原圖2 試樣的裁取方法; ---增加了250mm/min的試驗速度; ---增加了撕裂擴展方向圖; ---刪去原11.2及圖5 高延伸性薄膜的負荷時間圖; ---刪去11.5標準偏差計算式。 本部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5)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國家合成樹脂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北京燕山石化樹脂所、國家化學建筑材料測試中心(材料測試部)、國家石化有機原料合成樹脂質檢中心、國家塑料制品質檢中心(北京)、廣州金發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施雅芳、黃正安、陳宏愿、李建軍、王超先、宋超、金偉。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6578-199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