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熒光粉 第3部分:性能試驗方法

Phosphors—Part 3:Test methods for properties
標準號:GB/T 5838.3-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5838.3-2015
發布時間:2015-05-15
實施時間:2016-01-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張東宏、黃寧歌、裴會川、莊衛東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電子技術專用材料
ICS分類:
31-030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彩虹集團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3)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熒光粉水溶性氯化物、密度、粒度分布、相對亮度、相對光譜功率分布、色品坐標、紫外輻照穩定性、余輝相對亮度、比表面積、流明效率、余輝時間、熱穩定性、濕粘著力、干粘著力、反射率、溫度特性、pH 值、電導率的測試方法。本部分適用于熒光粉的性能測試,其中,紫外輻照穩定性、余輝相對亮度和比表面積的測試方法僅適用于光致發光熒光粉,流明效率、余輝時間、熱穩定性、濕粘著力、干粘著力、反射率的試驗方法僅適用于陰極射線致發光熒光粉。
標準摘要
GB/T5838《熒光粉》系列國家標準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術語; ———第2部分:牌號; ———第3部分:性能試驗方法; ———第4-1部分:黑白顯示管用熒光粉; ———第4-2部分:指示管用熒光粉; ———第4-3部分:示波管和顯示管用熒光粉; ———第4-4部分:彩色顯像管用熒光粉; ———第4-5部分:彩色顯示管用熒光粉。 本部分是 GB/T5838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T4070—1996《熒光粉性能試驗方法》。 本部分與 GB/T4070—1996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術語和定義改為全部引用 GB/T5838(見第3章); ———修改了水溶性氯化物測定用試劑和溶液的規定(見 4.2.2、4.2.3、4.2.4,1996 年版的 4.2.2、 4.2.3、4.2.4); ———粒度分布的測定增加了激光散射法(見6.2); ———增加了溫度特性的測定(見第10章); ———增加了pH 值的測定(見第11章); ———增加了電導率的測定(見第12章); ———增加了光致發光熒光粉比表面積的測定(見第15章); ———增加了陰極射線致發光熒光粉反射率的測定(見第21章); ———增加了無水乙醇密度(見附錄 A)。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3)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彩虹集團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張東宏、黃寧歌、裴會川、莊衛東。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4070~4072—1983; ———GB/T4070—199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