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ndard method for using the ferrous sulfat (fricke) dosimeter to measure absorbed dose in water
標準號:GB/T 139-2008
本標準代替GB/T 139-1989《使用硫酸亞鐵劑量計測量水中吸收劑量的標準方法》。本標準規定了使用硫酸亞鐵酸性水溶液劑量測量系統測量電離輻射水中吸收劑量的制備方法和測試程序。本標準與GB/T 139-198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吸收劑量范圍由40Gy~400Gy擴展為20Gy~400Gy;———用“規范性引用文件”章代替了1989版中的“引用標準”章和相關的內容;———用“意義與用途”章代替了1989版中的“原理”章和相關的內容,明確了使用12mm外徑安瓿劑量計對射線能量下限的要求;———在“儀器”章,增加了用劑量計溶液清洗劑量計容器的方法;———在“儀器”章,增加了對盛裝劑量計溶液用塑料容器進行處理的要求和方法;———增加了“劑量測量系統的校準”章和具體要求(見本版第9章);———增加了“每次測量后,應定期在光束中用空氣檢查分光光度計的”0“點”的要求;———將1989版中附錄D中溫度修正的部分內容轉為本版的標準正文;———增加了“在25℃ 輻照和測量時,推薦的ε·G的乘積值為:3.52×10-4m2·J-1(在303nm處)”的內容;———刪除了1989版中的附錄C和附錄D。
本標準修改采用ASTM E102604《使用Fricke參考標準劑量測量系統標準實踐》(英文版)。 本標準根據ASTM E102604重新起草。本標準與ASTM E102604的技術差異為: a)在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對于ASTM E102604引用的其他國際標準中有被修改采用 為我國標準的,本標準引用我國的這些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代替對應的國際標準; b)在資料性附錄B中增加了“使用Fe2O3 的制備程序(替代方法)制備Fe3+ 離子初始溶液”的內容(見附錄B.2.2.2); c)增加了資料性附錄“試劑及劑量計溶液的預處理”(見附錄C)。 為便于使用,按照漢語的習慣對一些編排格式進行了修改。 本標準代替GB/T139—1989《使用硫酸亞鐵劑量計測量水中吸收劑量的標準方法》。 本標準與GB/T139—198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吸收劑量范圍由40Gy~400Gy擴展為20Gy~400Gy(見1989版的1.2.1;本版的1.4.1); ———用“規范性引用文件”章代替了1989版中的“引用標準”章和相關的內容(見1989版的2;本版的2,2.1,2.2,2.3); ———用“意義與用途”章代替了1989版中的“原理”章和相關的內容,明確了使用12 mm 外徑安瓿劑量計對射線能量下限的要求(見1989版的第4章;本版的4,4.5); ———在“儀器”章,增加了用劑量計溶液清洗劑量計容器的方法(見本版6.2.2); ———在“儀器”章,增加了對盛裝劑量計溶液用塑料容器進行處理的要求和方法(見本版6.3,注2); ———增加了“劑量測量系統的校準”章和具體要求(見本版第9章); ———增加了“每次測量后,應定期在光束中用空氣檢查分光光度計的”0“點”的要求(見本版10.3.5); ———將1989版中附錄D 中溫度修正的部分內容轉為本版的標準正文(見1989版附錄D 的D.1,本版的10.4); ———增加了“在25 ℃ 輻照和測量時,推薦的ε·犌的乘積值為:3.52×10-4 m2·J-1(在303nm處)”的內容(見本版的10.4.8); ———刪除了1989版中的附錄C 和附錄D。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核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彥立、夏渲、劉智綿、張輝。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39—1989。 |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