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 building elements using sound intensity—Part 3:Laboratory measurements at low frequencies
標準號:GB/T 31004.3-2014
1.1 概述GB/T31004的本部分規定了采用聲強法測量建筑構件低頻段隔聲量和構件規范化聲級差的方法。在典型的測試設施中,本方法的復現性明顯優于 GB/T19889.3、GB/T19889.10及 GB/T31004.1方法。測試結果更加獨立于實驗室房間的尺寸且更接近在房間容積大于300m3 時的測量值。本部分標準可應用于50Hz~160Hz的頻率范圍,但主要應用于50Hz~80Hz的頻率范圍。注:對于表面具有厚度較大的多孔吸聲面層的建筑構件,推薦的頻率范圍為50Hz~80Hz。本部分與 GB/T31004.1之間的主要差別在于:a) 對聲源室聲壓級的測量是在靠近測試構件的表面進行的;b) 接收室正對建筑構件的表面是強吸聲的,這可使該房間形成一個聲波導管,在最低截止頻率以上具有若干個交叉模式的傳播。采用本部分方法測量的結果可與采用 GB/T19889.3及 GB/T31004.1的測量結果相結合以便獲得從50Hz~5000Hz頻率范圍的測量數據。1.2 準確度在所有頻段上,聲強法的復現性估計可等同于或優于采用 GB/T19889.3—2005方法在100Hz時的復現性。采用本部分的測量數據與采用 GB/T19889.3—2005的測量數據的若干比較,在附錄 B中給出。
GB/T31004《聲學 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聲強法測量》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1部分:實驗室測量; ———第2部分:現場測量; ———第3部分:低頻段的實驗室測量。 本部分為 GB/T3100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15186-3:2002《聲學 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聲強法測量 第3部分:低頻段的實驗室測量》。 與本部分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15173—2010 電聲學 聲校準器 (IEC60942:2003,IDT); ———GB/T16404—1996 聲學 聲強法測定噪聲源的聲功率級 第1部分:離散點上的測量(eqvISO9614-1:1993)。 本部分由中國科學院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7)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云南省設計院、無錫吉興汽車聲學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趙越喆、吳碩賢、蔡陽生、孫海濤、譚華、呂亞東、劉碧龍、李家泉、黃威。 |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