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oducts—Part 10:Safety requirements for record instrument
標準號:GB 30439.10-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 30439.10-2014
發布時間:2014-07-24
實施時間:2015-0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丁云、段鋼、陳志楊、王凱、王亞卡、馮冬芹、范忠琪、李佳嘉、王為民、喬靖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工業自動化與控制裝置綜合
ICS分類:
19.080;25.040.01
提出單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浙江中控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橫河電機(北京)研發中心、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杭州盟控儀表技術有限公司、輕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全國測量、控制和實驗室電器設備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8)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標準簡介
GB30439的本部分規定了記錄儀表的防電擊、防機械危險、耐機械沖擊和撞擊、防止火焰蔓延、設備的溫度限值和耐熱的安全內容。本部分不包括與安全無關的設備的功能、性能或其他特性、運輸包裝的有效性、電磁兼容(EMC)要求、功能安全、對爆炸環境的防護措施、維修(修理)、維修(修理)人員的防護。如果要將記錄儀表用于其他環境(例如醫療、食品、核電、船舶等),則記錄儀表還必須滿足適用于相應環境的特殊要求、標準及安裝準則。本部分適用于工業產品制造或加工過程中,自動采集和記錄過程信號的記錄儀表,其額定電壓不超過300V、電源連接方式為導線連接。本部分還適用于預定與自動化產品一起使用的附件(如儀表的檢定裝置)。
標準摘要
GB30439的本部分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GB30439《工業自動化產品安全要求》分為如下18個部分: ———第1部分:總則; ———第2部分:壓力/差壓變送器的安全要求; ———第3部分:溫度變送器的安全要求; ———第4部分:控制閥的安全要求; ———第5部分:流量計的安全要求; ———第6部分:電磁閥的安全要求; ———第7部分:回路調節器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電動執行機構的安全要求; ———第9部分:數字顯示儀表的安全要求; ———第10部分:記錄儀表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安全要求; ———第12部分:雷達物位計和超聲物位計的安全要求; ———第13部分:磁致伸縮液位計的安全要求; ———第14部分:儀表電源的安全要求; ———第15部分: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用信號配電、隔離、轉換、報警處理單元的安全要求; ———第16部分:差壓流量計的安全要求; ———第17部分:超聲流量儀表的安全要求; ———第18部分:壓力儀表輔助裝置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為 GB30439的第10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全國測量、控制和實驗室電器設備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8)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浙江中控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橫河電機(北京)研發中心、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杭州盟控儀表技術有限公司、輕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云、段鋼、陳志楊、王凱、王亞卡、馮冬芹、范忠琪、李佳嘉、王為民、喬靖玉。 |
標準目錄
前言 Ⅴ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4 試驗 6 4.1 概述 6 4.2 試驗順序 6 4.3 基準試驗條件 6 4.4 單一故障條件下的試驗 7 5 標志和文件 10 5.1 標志 10 5.2 警告標志 12 5.3 標志的耐久性 12 5.4 文件 12 6 防電擊 14 6.1 概述 14 6.2 可觸及零部件的判定 14 6.3 可觸及零部件的允許限值 14 6.4 正常條件下的防護 16 6.5 單一故障條件下的防護 17 6.6 與外部電路的連接 19 6.7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20 6.8 介電強度試驗程序 23 6.9 防電擊保護的結構要求 24 6.10 插頭和連接器 25 6.11 供電電源的斷開 25 7 防機械危險 26 7.1 運動零部件 26 7.2 提起和搬運用裝置 26 7.3 管道安裝 27 8 耐機械沖擊和撞擊 27 8.1 概述 27 8.2 外殼的剛性試驗 27 8.3 跌落試驗 28 9 防止火焰蔓延 29 9.1 概述 29 9.2 消除或減少記錄儀表內的引燃源 29 9.3 一旦出現著火,將火焰控制在記錄儀表內 30 9.4 限能電路 31 9.5 過流保護 32 10 設備的溫度限值和耐熱 32 10.1 對防灼傷的表面溫度限值 32 10.2 繞組的溫度 33 10.3 其他溫度的測量 33 10.4 溫度試驗的實施 33 10.5 耐熱 34 11 元器件 35 11.1 概述 35 11.2 高完善性元器件 35 11.3 印制線路板 36 11.4 用作瞬態過壓限制裝置的電路和元器件 36 11.5 電源變壓器 36 11.6 熔斷器座 36 11.7 電池 37 11.8 墨水 37 11.9 繼電器 37 附錄 A (規范性附錄) 接觸電流的測量電路 38 附錄 B (規范性附錄) 標準試驗指 40 附錄 C (規范性附錄)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測量 42 附錄 D (規范性附錄) 其間規定絕緣要求的零部件 45 附錄 E (規范性附錄) 污染等級的降低 48 附錄 F (規范性附錄) 例行試驗 49 圖 1 單一故障條件下瞬時可觸及電壓的短時最大持續時間[見6.3.2a)] 15 圖 2 正常條件和單一故障條件下充電電容量限值[見6.3.1c)和6.3.2c)] 16 圖 3 使用鋼球的撞擊試驗跌落試驗 28 圖 4 說明防止火焰蔓延要求的流程圖 29 圖 5 擋板 31 圖 6 結構要符合9.3.2b)1)規定的外殼底部的區域 31 圖 7 球壓試驗裝置 35 圖 A.1 頻率小于或等于1MHz的交流和直流測量電路 38 圖 A.2 頻率小于或等于100Hz的正弦交流和直流測量電路 39 圖 A.3 電灼傷電流測量電路 39 圖 B.1 剛性試驗指(GB/T16842-2008的試具11) 40 圖 B.2 鉸接式試驗指(GB/T16842-2008的試具 B) 41 圖 C.1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測量方法的例子 42 圖 D.1a)~d) 危險帶電電路與正常條件下不超過6.3.2限值且具有可觸及零部件的外部端子的電路 之間的防護 45 圖 D.1e)~h) 危險帶電電路與正常條件下不超過6.3.2限值且具有外部端子的 其他電路之間的防護 46 圖 D.2a)和b) 不與其他可觸及零部件相連的可觸及件對內部危險帶電電路的防護 46 圖 D.2c)和d) 正常條件下不超過6.3.2限值的次級電路的可觸及端子對初級 危險帶電電路的防護 46 圖 D.3 兩個危險帶電電路的外部可觸及端子的防護 47 表 1 符號 10 表 2 螺釘組件的擰緊扭矩 18 表 3 海拔5000m 內的電氣間隙倍增系數 20 表 4 電網電源電路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21 表 5 由電網電源供電的電路的電氣間隙 22 表 6 爬電距離 22 表 7 基本絕緣的試驗電壓 24 表 8 外殼底部允許的開孔 30 表 9 最大可獲得電流值的限值 32 表 10 過流保護裝置 32 表 11 正常條件下的表面溫度限值 33 表 12 繞組的絕緣材料 33 表 13 脈沖承受電壓 36 表 14 脈沖發生器的輸出阻抗 36 表 C.1 污染登記表 42 表 E.1 通過采用附加防護使內部環境污染等級的降低 4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