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技術設備 抗擾度 限值和測量方法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Immunity characteristics—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標準號:GB/T 17618-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7618-2015
發布時間:2015-02-04
實施時間:2015-09-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劉建鵬、李煥然、陳世鋼、呂飛燕、敬美、蘭德福、陳輝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電磁兼容
ICS分類:抗擾性
起草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聯想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北京特測電子儀器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79)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ITE在0Hz~400GHz頻率范圍內的測量方法和限值。 本標準適用于GB 9254-2008中定義的信息技術設備(ITE)。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 GB/T17618—1998《信息技術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與 GB/T17618—1998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第2章更新了引用標準的版本,并刪除了對ITU 標準的引用; ———第3章增加了多功能設備、電信網絡端口、模擬接口、聲音接口以及輔助設備的定義,同時刪除了瞬時不穩定性(閃爍)的定義; ———在第4章靜電放電部分中增加了對于接觸放電,IEC61000-4-2:2008第5章規定的較低等級的試驗要求不適用的要求; ———在第4章電快速瞬變脈沖群部分中增加了 EUT和耦合裝置之間的電纜長度應在0.5m 到3m之間且盡可能短的要求; ———在第4章連續波射頻騷擾部分中刪除了連續波輻射騷擾關于局部輻照方式和掃描步長的說明; ———第5章增加了對多功能設備的適用性要求; ———第6章增加了對于螺旋狀電纜“表2中規定的長度為伸展狀態的長度”的說明; ———增加了第9章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 ———第10章表2中修改了浪涌(沖擊)試驗依據的基礎標準并規定了具體的性能判據; ———修改了附錄 A 對電話終端設備的要求; ———增加了附錄 H 有關xDSL終端設備的要求。 本標準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 CISPR24:2010(第2版)《信息技術設備 抗擾度 限值和測量方法》。 與本標準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9383—2008 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抗擾度 限值和測量方法(CISPR20:2006,MOD) ———GB/T17626.2—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IEC61000-4-2:2001,IDT) ———GB/T17626.3—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IEC61000-4-3:2002,IDT) ———GB/T25498.1—2010 電聲學 人頭模擬器和耳模擬器 第1部分:校準壓耳式耳機用耳模擬器(IEC60318-1:1998,IDT) 本標準由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79)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聯想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北京特測電子儀器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建鵬、李煥然、陳世鋼、呂飛燕、敬美、蘭德福、陳輝。 本標準于1998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