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信息與文獻 敘詞表及與其他詞表的互操作 第1部分:用于信息檢索的敘詞表 現行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Thesauri and 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vocabularies—Part 1:Thesauri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標準號:GB/T 13190.1-2015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3190.1-2015
發布時間:2015-05-15
實施時間:2015-1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陳樹年、汪東波、曾建勛、常春、王軍、包冬梅、真溱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圖書館、檔案、文獻與情報工作
ICS分類:信息學
提出單位: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
起草單位:華東理工大學、國家圖書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學、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
歸口單位: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

標準簡介

GB/T13190的本部分為用于信息檢索的敘詞表的開發與維護提供了一個推薦性的建議。該建議不受應用媒體類型(文本、聲音、靜止或動態圖像、物理實體或多媒體)的影響,適用于檢索所有類型信息資源,包括知識庫與知識門戶、書目數據庫、文本、博物館與多媒體館藏及其各自的詞表。本部分還提供了一個數據模型以及敘詞表數據輸入輸出的推薦格式。本部分適用于單語種和多語種敘詞表。本部分不適用于書后索引的編制,但其中很多規定對編制書后索引是有用的。本部分不適用于在檢索或標引應用程序中直接使用的數據庫或軟件,但也預見了這類應用程序在對敘詞表管理實用性推薦方面的應用需求。

標準摘要

GB/T13190《信息與文獻 敘詞表及與其他詞表的互操作》分為以下兩個部分:
———第1部分:用于信息檢索的敘詞表;
———第2部分:與其他詞表的互操作。
本部分為 GB/T1319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T13190—1991《漢語敘詞表編制規則》、GB/T15417—1994《文獻 多語種敘詞表編制規則》。與 GB/T13190—1991、GB/T15417—1994相比,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增加了基于數字技術的詞表編制規則(見14.8、14.9、14.10);
———增加了網絡環境下的詞表應用規則(見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5964-1:2011《信息與文獻 敘詞表及與其他詞表的互操作第1部分:用于信息檢索的敘詞表》。
本部分與ISO25964-1:2011的主要技術差異如下: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章,相應地將“術語和定義”調整為第3章,第3章的“符號、簡稱和其他約定”變為第4章的4.5。
———為滿足漢語敘詞表編制的需要,在各章節增加漢語語詞的舉例,或以“說明(或注)”的形式說明漢語語詞的特點。例如:
3.36 多單詞語詞
注:在漢語中,包括多個單字組成的語詞,也包括多個詞組成的語詞。
6.1 語詞形式
注:對于漢語,表達概念的語詞可以是單字(如:跑、鐵、春)、多字詞(如:微波、拖拉機、解放戰爭)或短語(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符號、簡稱和其他約定”中,增加了常用漢語標記符:
漢語標記符
Y 或用
D或代
S或屬
F或分
C或參
———在“6敘詞表語詞”中,增加了有別于英語的漢語語詞語法形式、標點符號、特殊字符等,集中編列。例如:增加了“6.4.3漢語語詞的符號”“6.6.9.4專有名稱的其他類型”。
———在“7復雜概念”中,增加了“7.2.2漢語復合語詞”的內容,與英語復合詞分別編列。
———在“9跨語言等同”中,只保留了與英語、德語、法語相關的實例,其他語言(如西班牙語、荷蘭語等)則省略。
———在“12顯示與布局”中,增加了漢語敘詞表的示例圖,如:
圖6敘詞表語詞字順序顯示(漢語敘詞表)
圖8 敘詞表語詞按分面組織的等級顯示(漢語敘詞表)
圖9 敘詞表語詞按主題領域排列的分類顯示
圖11 敘詞表語詞按主題領域分面排列的分類顯示
圖14 雙語種敘詞表中單條記錄顯示(漢語-英語)
圖15 雙語種敘詞表中文版字順表顯示
等等。
———在“附錄”中,增加了漢語敘詞表顯示實例,編號為附錄 B。將國際標準的附錄 B改為附錄 C。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部分由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華東理工大學、國家圖書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學、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陳樹年、汪東波、曾建勛、常春、王軍、包冬梅、真溱。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3190—1991;
———GB/T15417—1994。

標準目錄

前言 Ⅴ
引言 Ⅶ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4 敘詞表概述和目標 11
4.1 總體目標 11
4.2 詞匯控制及目的 11
4.3 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 12
4.4 聚合關系的類型 12
4.5 符號、簡稱和其他約定 13
5 敘詞表中的概念及其范圍 15
5.1 概念基礎 15
5.2 范圍注釋 16
5.3 互見范圍注釋 17
6 敘詞表語詞 17
6.1 語詞形式 17
6.2 敘詞表語詞的明晰與消歧 17
6.3 語詞的語法形式 19
6.4 大小寫、標點符號和特殊字符 21
6.5 單數或復數形式 23
6.6 優選詞的選擇 24
7 復雜概念 31
7.1 概述 31
7.2 復合語詞的特點 32
7.3 確定是否采用復雜概念 33
7.4 怎樣分解復雜概念 36
7.5 保留優選詞的組成概念 36
7.6 處理復雜概念的一致性 37
7.7 多單詞語詞中的單詞順序 37
8 單語種敘詞表中的等同關系 38
8.1 概述 38
8.2 同義詞 38
8.3 準同義詞 39
8.4 包含在上位概念中的專指詞 40
8.5 用組合語詞表示復雜概念 40
9 跨語言等同 41
9.1 概述 41
9.2 等同程度 41
9.3 典型問題及解決辦法 42
9.4 優選詞之間的跨語言等同表達方式 46
9.5 非優選詞之間的跨語言等同 46
10 概念之間的關系 47
10.1 概述 47
10.2 等級關系 47
10.3 相關關系 51
10.4 自定義關系 55
11 分面分析 55
12 顯示與布局 57
12.1 概述 57
12.2 顯示方式 58
12.3 多語種敘詞表顯示與布局 70
12.4 語言和字符編碼問題 77
13 敘詞表的構建與維護管理 78
13.1 敘詞表規劃 78
13.2 編制工作初期階段 80
13.3 構建敘詞表 81
13.4 介紹敘詞表 82
13.5 發布 83
13.6 更新 84
14 敘詞表管理軟件的指導原則 87
14.1 概述 87
14.2 規模和字符限制 87
14.3 語詞間和概念間的關系 87
14.4 語詞和概念的注釋 88
14.5 代碼和符號 88
14.6 節點標簽 88
14.7 語種地位 88
14.8 數據導入與導出 88
14.9 編輯性導航和支持 89
14.10 編輯性保護措施 90
14.11 內部管理工具 90
15 數據模型 90
15.1 總則 90
15.2 模型說明 92
15.3 列表呈現 96
16 敘詞表與應用程序的集成 101
16.1 簡介 101
16.2 敘詞表互操作的需求 101
16.3 與標引和檢索應用程序集成 101
17 交換格式 103
18 協議 103
18.1 概述 103
18.2 目的和用途 103
18.3 應用環境和架構 104
18.4 敘詞表專門協議 104
18.5 敘詞表使用的通用Web數據庫協議 104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國外已出版敘詞表顯示樣例 105
附錄B(資料性附錄) 國內已出版敘詞表顯示樣例 120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用于數據交換的XML框架 132
參考文獻 133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