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水處理劑緩蝕性能的測定 旋轉掛片法

Determin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ion performance of water treatment agents—Rotation specimen method
標準號:GB/T 18175-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8175-2014
發布時間:2014-07-08
實施時間:2014-1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郭喜民、李成國、陳偉、楊麟、王慧奇、周國平、劉強、酈和生、李琳、弓志定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水處理劑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ICS分類:化學分析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中昊光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南京御水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特種承壓設備檢測研究院、上海未來企業有限公司、納爾科(中國)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處理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63/SC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用旋轉掛片法測定水處理劑緩蝕性能的實驗室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水處理劑緩蝕性能的測定。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 GB/T18175—2000《水處理劑緩蝕性能的測定 旋轉掛片法》,與 GB/T18175—2000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試驗裝置水浴溫度控制范圍由“30 ℃~60 ℃”修改為“25 ℃~60 ℃”,并增加了水浴循環泵使水浴溫度均一(見第章,2000年版的5.1); ———旋轉軸轉速精度由±3%提高為±2%(見第5章,2000年版的5.1); ———試驗裝置連續運行周期由“200h以上”修改為“168h以上”(見第5章,2000年版的5.1); ———試液溫度由“根據實際需要也可選用其他溫度”修改為“或選用25 ℃~60 ℃溫度范圍內其他試液溫度”(見6.1,2000年版的6.1); ———試片下端與出氣點的距離增加“試片上不應有氣泡附著”的要求(見6.6,2000年版的6.7); ———平行試驗數目由“對每個試驗條件,應有4片~6片相同的試片進行平行試驗”修改為“同一實驗條件應不少于三組”(見6.7,2000年版的6.8); ———試驗周期增加了“或可根據需要自行確定試驗周期”(見6.8,2000年版的6.9); ———刪除了“根據試驗要求,可選用預膜試片,也可選用不預膜試片”(2000年版的6.10); ———試片后處理的酸洗時間由“3min~5min”改為“約30s”(見7.9,2000年版的7.8); ———刪除了腐蝕率換算表(2000年版的附錄 B)。 本標準參考 ASTM G31—1972(2004)《金屬的實驗室浸漬腐蝕試驗》編制。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處理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63/SC5)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昊光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南京御水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特種承壓設備檢測研究院、上海未來企業有限公司、納爾科(中國)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山東省泰和水處理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江蘇科利恩凈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潤水工業發展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郭喜民、李成國、陳偉、楊麟、王慧奇、周國平、劉強、酈和生、李琳、弓志定。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8175—200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