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苦竹筍用林培育技術規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cultivating for bamboo shoot of Pleioblastus maculatus
標準號:LY/T 1769-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LY/T 1769-2008
發布時間:2008-01-01
實施時間:2008-1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覃志剛、張禹、費世民、張小平、鄢武先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經濟林與副產品
ICS分類:農業和林業
提出單位:全國竹藤標準化委員會
起草單位: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國際竹藤網絡中心
歸口單位:全國竹藤標準化委員會
發布部門:國家林業局
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局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us)筍用林培育的術語、種苗繁殖、栽培技術、經營管理、病蟲害防治和竹筍采收。本標準適用于全國苦竹筍用林的栽培和經營管理。其他與苦竹生物學、生態學特性相近似的筍用竹種可參照使用。
標準摘要
前 言 本標準附錄A、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附錄C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竹藤標準化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國際竹藤網絡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覃志剛、張禹、費世民、張小平、鄢武先。 引 言 苦竹是我國長江流域地區的優良鄉土竹種和風味筍用竹種。目前僅有四川省地方標準《無公害筍用林生產技術規程》中涉及苦竹筍用林,尚無國家、行業標準作為苦竹筍用林豐產栽培的技術規范。 近年來筍用竹產業發展勢頭好、規模大,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部分地區作為區域特色產業經濟來發展。但是大部分地區在筍用竹的發展過程中,更注重規模與數量,忽視筍用竹產業也是質量型產業,對無公害筍用竹產品及生產操作技術大多不太重視,有些地方甚至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從筍用竹產業可持續發展來看,沒有一套適合實際情況的無公害筍用竹產品及其生產操作技術的標準,已愈來愈不適應竹產業的發展,并逐步成為筍用竹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因此,為規范、指導我國南方特別是西南地區苦竹筍用林的無公害豐產栽培和經營管理,提高筍用竹林栽培、經營和筍用產品的安全質量,促進苦竹鮮筍生產的優質豐產,特制定本標準。 |
標準目錄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種苗繁殖2 5 栽培技術2 6 經營管理3 7 病蟲害防治4 8 竹筍采收5 附錄A(規范性附錄)禁止使用的農藥6 附錄B(規范性附錄)推薦使用的主要農藥7 附錄C(資料性附錄)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