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No.7信令與IP互通的技術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interworking between No.7 signalling and IP
標準號:GB/T 28502-2012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8502-2012
發布時間:2012-06-29
實施時間:2012-10-01
首發日期:2012-06-29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呂軍、續合元、吳宏建、王立言、王衛東、張宏彬、秦奮、陳力軍、鄭蘭芳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通信網編號、信號、連接
ICS分類:交換和信令系統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在IP網絡上傳送基于消息的信令協議的體系框架以及信令傳送中各功能實體和物理實體之間的關系,規定了在我國現階段適宜采用的No.7與IP的互通模型,并以互通模型為基礎,對信令網關設備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No.7信令網與IP網的互通。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參考IETFRFC2719:1999《信令傳送的框架結構》編制。 本標準與IETFRFC2719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標準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呂軍、續合元、吳宏建、王立言、王衛東、張宏彬、秦奮、陳力軍、鄭蘭芳。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縮略語 1 3.1 術語和定義 1 3.2 縮略語 3 4 No.7信令與IP網互通的基本框架體系 4 4.1 概述 4 4.2 信令傳送協議的功能模型 4 4.3 與支持連接控制的No.7信令的互通 5 4.4 與支持數據庫訪問的No.7信令的互通 5 4.5 SIGTRAN 的組成 6 5 我國No.7信令網同IP的互通方式 9 5.1 概述 9 5.2 No.7信令網方式的信令互通 11 5.3 No.7信令與基于IP信令的互通 12 6 信令網網關的功能要求 14 6.1 No.7信令網側的功能要求 14 6.2 IP網側的功能要求 15 7 No.7信令適配層 17 7.1 SG進行信令傳送使用的M2UA 協議 17 7.2 SG進行信令傳送使用的M2PA 協議 20 7.3 SG進行信令傳送使用的M3UA 協議 21 7.4 SG進行信令傳送使用的SUA 協議 27 8 信令網網關性能要求 29 8.1 SG的能力 29 8.2 No.7信令鏈路負荷 29 8.3 時延要求 29 8.4 SG對MTP-3準確度的要求 31 8.5 SG可用性 31 9 網絡管理 31 9.1 網絡管理功能 31 9.2 網絡管理協議 31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信令傳送適配層邊界和使用的協議單元 32 A.1 M2UA 邊界和使用的消息 32 A.2 M2PA 的邊界和使用的協議單元 33 A.3 M3UA 的邊界和使用的協議單元 34 A.4 SUA 邊界和使用的協議單元 35 參考文獻 3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