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動軌道衡

自動軌道衡 現行

Automatic rail-weighbridges

標準號:GB/T 11885-2015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1885-2015
發布時間:2015-09-11
實施時間:2016-04-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高寧一、李世林、胡長明、周生華、羅建敏、姜會增、耿杰、張大慶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機械量儀表、自動秤重裝置與其他檢測儀表
ICS分類:力、重力和壓力的測量
提出單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長沙楓葉衡器有限公司、國家軌道衡計量站、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軌道衡計量站上海分站、北京華橫新技術開發公司、國家軌道衡計量站蘭州分站、北京海淀路通鐵路新技術聯合開發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97)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97)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自動軌道衡(以下簡稱“軌道衡”)的術語和定義、計量要求、技術要求、試驗與檢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標準軌距、通過動態稱量方式確定鐵路貨車質量的軌道衡(包括軸稱量、轉向架稱量和整車稱量)。其他軌距、稱量范圍和準確度等級的軌道衡可參照使用本標準;不斷軌自動軌道衡、軌墊傳感器自動軌道衡以及鋼軌傳感器自動軌道衡也可參照使用本標準。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11885—1999《自動軌道衡》。
本標準與GB/T11885—1999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計量要求最大允許誤差變化(見4.5);
———細化了軌道衡安裝的要求(見5.19);
———增加了線路和秤房的具體要求(見5.19.3和5.20);
———增加了軌道衡軟件的技術要求(見5.21);
———增加了部分試驗要求(見6.2~6.6,6.10~6.14,6.18);
———對檢驗項目進行了分類(見7.2);
———增加了安裝的檢驗方法(見7.3)。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OIMLR106-1:2011《自動軌道衡》國際建議。
本標準與R106-1:2011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增加了5.19.3“線路”和5.19.4“過渡器”的具體要求,提高了軌道衡的計量性能;
———增加了5.20“秤房”的要求,對軌道衡的操作和維護更方便;
———6.16“動態稱量試驗”的編寫按照我國檢衡車的試驗方法編寫,適應我國的試驗方法;
———增加了6.18“長期穩定性試驗”,提高了軌道衡的計量性能;
———7.1“型式試驗”的編寫按照我國型式批準和型式評價的要求,適應我國的相關規定;
———刪除R106-1:2011中附錄B“軸稱量軌道衡水平修正實用程序”,不適用我國軌道衡發展技術;
———增加了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用“本標準”代替“本國際建議”。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7)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長沙楓葉衡器有限公司、國家軌道衡計量站、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軌道衡計量站上海分站、北京華橫新技術開發公司、國家軌道衡計量站蘭州分站、北京海淀路通鐵路新技術聯合開發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高寧一、李世林、胡長明、周生華、羅建敏、姜會增、耿杰、張大慶。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1885—1989、GB/T11885—1999。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4 計量要求 5
4.1 計量單位 5
4.2 稱量范圍 5
4.3 準確度等級 5
4.4 檢定分度值(e) 5
4.5 最大允許誤差 6
4.6 影響量 7
4.7 長期穩定性 7
5 技術要求 7
5.1 軌道衡的組成 7
5.2 適用性 7
5.3 安全性 7
5.4 欺騙性使用 8
5.5 意外失調 8
5.6 誤操作 8
5.7 承載器 8
5.8 過渡器 8
5.9 限位器 8
5.10 稱重傳感器 8
5.11 稱重儀表 8
5.12 置零裝置 8
5.13 預熱時間 9
5.14 接口 9
5.15 稱量結果的指示 9
5.16 累計 9
5.17 車輛識別裝置 9
5.18 材料、加工和裝配要求 9
5.19 安裝 10
5.20 秤房 11
5.21 軟件 11
5.22 防護措施 12
6 試驗與檢驗方法 12
6.1 試驗標準器 12
6.2 外觀 12
6.3 安全性 12
6.4 承載器 13
6.5 過渡器 13
6.6 限位器 13
6.7 稱重傳感器 13
6.8 稱重儀表 13
6.9 置零 13
6.10 偏載 13
6.11 鑒別力 13
6.12 重復性 13
6.13 基礎 13
6.14 線路 13
6.15 列車通過試驗 13
6.16 動態稱量試驗 13
6.17 影響因子和干擾試驗 14
6.18 長期穩定性試驗 14
7 檢驗規則 14
7.1 型式試驗 14
7.2 出廠檢驗 16
7.3 安裝與性能檢驗 16
8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17
8.1 標志 17
8.2 包裝 17
8.3 運輸 18
8.4 貯存 18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