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照相鏡頭 第2部分:定焦距鏡頭

Camera iens - Part 2: Fixed focus iens
標準號:GB/T 9917.2-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9917.2-2008
發布時間:2008-10-07
實施時間:2009-04-01
首發日期:1988-09-20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黎風華、姚建忠、鄔子剛、俞儒慶、朱斌超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鏡頭
ICS分類:攝影設備、投影儀
提出單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國營第三0八廠、江西鳳凰光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杭州照相機械研究所、上海海鷗數碼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部分為GB/T 9917的第2部分,代替GB/T 9917-1988《照相鏡頭》中的定焦距鏡頭部分。GB/T 9917的本部分規定了定焦距鏡頭的分類與命名、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使用說明、包裝、運輸、貯存。本部分適用于畫幅尺寸為24mm×36mm的定焦距照相鏡頭。畫幅尺寸非24mm×36mm的定焦距鏡頭可參照使用。本部分與GB/T 9917-198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畫幅尺寸為60mm×60mm的定焦距鏡頭作為參照使用(1988年版的首段、表3和表6;本版的第1章第2段);———改變了焦距區段的劃分界限(1988年版的表4,本版的表2~表5);———質量特性指標等級統一分為五級(見4.3和第5章);———質量特性指標按焦距分段和質量分級予以細分(見第5章);———視場劃分予以統一;———邊緣視場照相分辨率增加了0.85y′視場帶的要求(1988年版的2.4.4,本版的表1);———可靠性增加了早期功能失效(見5.11和6.11);———刪除了調制傳遞系數(1988年版的2.8和3.8);———增加了分類與規格代號、檢驗規則、使用說明、包裝、運輸、貯存(見第4章、第7章、第8章和第9章)。
標準摘要
GB/T9917《照相鏡頭》分為若干部分: ---第1部分:變焦距鏡頭; ---第2部分:定焦距鏡頭; …… 本部分為GB/T9917的第2部分,代替GB/T9917-1988《照相鏡頭》中的定焦距鏡頭部分。 本部分與GB/T9917-198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畫幅尺寸為60mm×60mm 的定焦距鏡頭作為參照使用(1988年版的首段、表3和表6;本版的第1章第2段); ---改變了焦距區段的劃分界限(1988年版的表4,本版的表2~表5); ---質量特性指標等級統一分為五級(見4.3和第5章); ---質量特性指標按焦距分段和質量分級予以細分(見第5章); ---視場劃分予以統一; ---邊緣視場照相分辨率增加了0.85狔′視場帶的要求(1988年版的2.4.4,本版的表1); ---可靠性增加了早期功能失效(見5.11和6.11); ---刪除了調制傳遞系數(1988年版的2.8和3.8); ---增加了分類與規格代號、檢驗規則、使用說明、包裝、運輸、貯存(見第4章、第7章、第8章和第9章)。 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由國營第三○八廠負責起草。 本部分起草單位:江西鳳凰光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杭州照相機械研究所、上海海鷗數碼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黎風華、姚建忠、鄔子剛、俞儒慶、朱斌超。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9917-1988; ---JB745-1965。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