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海綿鈦、鈦及鈦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鐵量的測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tanium sponge,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標準號:GB/T 4698.2-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4698.2-2011
發布時間:2011-05-12
實施時間:2012-02-01
首發日期:1984-09-28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李波、祿妮、張磊、朱梅生、黃永紅、楊平平、孫寶蓮、吳秦建、張卓、李劍、雷小燕、王曉艷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稀有輕金屬及其合金
ICS分類:鈦和鈦合金
起草單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恒為制鈦科技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3)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3)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海綿鈦、鈦及鈦合金中鐵含量的測定方法。本部分適用于海綿鈦、鈦及鈦合金中鐵含量的測定。
標準摘要
本部分代替GB/T4698.2—1996《海綿鈦、鈦及鈦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1,10-二氮雜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量》。 本部分與GB/T4698.2—1996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原子吸收光譜法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22960:2008《鈦及鈦合金-鐵量的測定-1,10-二氮雜菲分光光度法》(方法一)、ISO22961:2008《鈦及鈦合金-鐵量的測定-原子吸收光譜法》(方法二)和ISO22962:2008《鈦及鈦合金-鐵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方法三)。 本部分與ISO22960:2008、ISO22961:2008、22962:2008的章條號對照情況見附錄A。 本部分與ISO22960:2008、ISO22961:2008、22962:2008相比存在技術性差異,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已通過在其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的垂直單線(│)進行了標示,附錄B給出了相應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一覽表。 本部分的方法一為仲裁分析方法。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3)歸口。 本部分方法一起草單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恒為制鈦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方法二起草單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恒為制鈦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方法三起草單位:寶鈦集團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恒為制鈦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方法一主要起草人:李波、祿妮、張磊、朱梅生、黃永紅、李震乾、佟伶、李滿芝、朱廣路、劉家榮。 本部分方法二主要起草人:李波、楊平平、孫寶蓮、吳秦建、張卓、李艷芬、朱廣路、李鳳玲。 本部分方法三主要起草人:黃永紅、李劍、雷小燕、王曉艷、李波、童堅、張卓。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4698.2—1984; ———GB/T4698.2—199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