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robeam analysis -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 Guidelines for determining the carbon content of steels using calibration curve method
標準號:GB/T 15247-2008
本標準代替GB/T 15247-1994《碳鋼和低合金鋼中碳的電子探針定量分析方法 靈敏度曲線法(檢量線法)》。本標準規定了用電子探針測定碳鋼和低合金鋼(其他合金元素質量分數小于2%)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線法。本標準包含試樣制備、Х-射線檢測、校正曲線建立以及碳含量檢測不確定度的評估。本標準適用于測定碳的質量分數小于1%的鋼中碳含量,當含碳量高于1%時檢測準確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適用于本標準。本標準適用于垂直入射方式和波譜儀,不適用能譜儀。本標準與GB/T 15247-1994的主要區別為:———標準更名為《微束分析 電子探針顯微分析 測定鋼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線法》;———在第1章中更清楚地規定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為了闡述分析原理,在3.4中增加了“電子束能量與碳Ka峰強度的關系”和“碳Ka峰的組成”兩張圖表;———增加了“附錄A 校正曲線法中計算值不確定度的評估方法”和“附錄B 鋼中碳的質量分數測定和不確定度評估舉例”。附錄A 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增加了“3 檢測不確定度評估”的內容,刪除了原標準第10章“分析準確度”的內容。
本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16592:2006《微束分析---電子探針顯微分析---校正曲線法測定鋼中碳含量》(英文版)。 本標準對ISO16592:2006作了如下編輯性修改: ---附錄B中犆S=0.44改為犆S=0.444,小數點后多保留一位,以與狌(犆S)保留位數一致。 本標準代替GB/T15247-1994《碳鋼和低合金鋼中碳的電子探針定量分析方法 靈敏度曲線法(檢量線法)》。 本標準與GB/T15247-1994的主要區別為: ---標準更名為《微束分析 電子探針顯微分析 測定鋼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線法》; ---在第1章中更清楚地規定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 ---為了闡述分析原理,在3.4中增加了電子束能量與碳Kα 峰強度的關系和碳Kα 峰的組成兩張圖表; ---增加了附錄A 校正曲線法中計算值不確定度的評估方法和附錄B 鋼中碳的質量分數測定和不確定度評估舉例。附錄A 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增加了3 檢測不確定度評估的內容,刪除了原標準第10章分析準確度的內容。 本標準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鋼鐵研究總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衍勇、鐘振前、毛允靜。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5247-1994。 |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