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炭黑 總表面積和外表面積的測定 氮吸附法

Carbon black—Determination of total and external surface area—Nitrogen adsorption test method
標準號:GB/T 10722-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0722-2014
發布時間:2014-12-31
實施時間:2015-07-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聶素青、劉健、吳春蕾、代傳銀、馮潔、侯賀鋼、蔣良強、張友偉、陳建、周敏、林俊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炭黑
ICS分類:塑料的輔料和添加劑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曲靖眾一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聯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學院、株洲興隆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佳通輪胎(中國)研發中心配方材料部
歸口單位: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炭黑分技術委員會(SAC/TC35/SC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用Brunauer、Emmett、Teller(B.E.T. NSA)的多分子層吸附理論多點法測定總表面積,以及用統計吸附層厚度表面積方法測定外表面積。 本標準適用于橡膠用炭黑、色素炭黑、乙炔炭黑和沉淀水合二氧化硅(白炭黑)。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 GB/T10722—2003《炭黑 總表面積和外表面積的測定 氮吸附法》,與 GB/T10722— 2003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了 GB/T8170、HG/T3065(見第2章); ———刪除了“意義和用途”(見2003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125±10)℃”(見6.5,2003年版的7.5); ———增加了“白炭黑的試樣制備,宜按 HG/T3065的規定加熱至恒重”,同時增加了注(見8.1.1、注); ———修改了“稱取約0.4g試樣于樣品管中”為“稱量試樣質量,使管內試樣的表面積為20 m2 ~50m2”,同時增加了注(見8.1.3和注,2003年版的8.4); ———增加了“標準參比炭黑SRBB8以及白炭黑可能需要較長的脫氣時間以得到穩定的結果,建議脫氣時間延長至1h”(見8.2.2注2); ———刪除了“橡膠用炭黑、色素炭黑和乙炔炭黑規定脫氣溫度為(300±10)℃,白炭黑規定脫氣溫度為(160±10)℃”(見2003年版的8.6.3); ———增加了“每天測試結束后應凈化杜瓦瓶并使其干燥”(見9.2,2003年版的9.2); ———增加了“連續兩次p0 測量之間至少間隔10min”(見9.3的注); ———將“在相對壓強(p/p0)為0.1~0.5范圍內至少要測得五個均勻分布的數據點”修改為“測試炭黑試樣時:在相對壓強(p/p0)為0.1~0.5范圍內至少要測得五個均勻分布的數據點,以獲取STSA 值。測試白炭黑試樣時:在相對壓強(p/p0)為0.05~0.2范圍內至少要測得五個均勻分布的數據點”(見9.5,2003年版的9.5); ———增加了“注:稱量過程中,樣品管宜加蓋橡膠塞,以防止試樣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見9.6的注); ———增加了“所選點數應滿足相關系數>0.999”(見10.4.3); ———將“按炭黑品種確定適宜的相對壓強”修改為“按表面積范圍確定適宜的相對壓強”(見10.4.4,2003年版的10.4.4); ———刪除了“若Va-t圖出現了負截距的情況,則報告 STSA 值等于 NSA 值”的描述,同時增加了 “對于發生STSA 值高于 NSA 值的分析,宜報告 STSA 測量值”的描述(見10.5.5,2003年版的10.5.5); ———增加了對測試結果取值規定的描述(見10.6); ———修改了 NSA 和STSA 的精密度(見第11章,2003年版的第11章); ———刪除了“標準參比炭黑的 NSA 值和STSA 值”(見2003年版的附錄 A); ———刪除了“本標準與 ASTM D6556:2000a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見2003年版的附錄 C)。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參考 ASTM D6556-10《炭黑標準試驗方法 用氮吸附測定總表面積和外表面積》。 本標準與 ASTM D6556-10相比在結構上有較多調整,附錄 A 中列出了本標準與 ASTM D6556-10的章條對照一覽表。 本標準與 ASTM D6556-10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刪除了有關“計量單位”和“安全問題”的描述(見 ASTM D6556-10的1.2、1.3); ———增加了“本標準適用于橡膠用炭黑、色素炭黑、乙炔炭黑和白炭黑表面積的測定”(見第1章); ———用“GB3778、GB/T3782、GB/T7044、HG/T3061”代替“ASTM D1799、ASTM D1900”,以符合不同品種炭黑的采樣,同時增加了“GB/T8170、HG/T3065”,刪除了“ASTM D3765、ASTM D4483”(見第2章,ASTM D6556-10的第2章); ———增加了“術語與定義”,使本標準的 NSA 和STSA 的概念更清晰(見第3章); ———刪除了“意義和用途”,不宜寫在標準正文中(見 ASTM D6556-10的第4章); ———增加“(105±2)℃”,適應白炭黑的測試(見6.5,ASTM D6556-10的5.5); ———刪除了有關“杜瓦瓶”和“測量p0 的一系列選項”的部分內容,不適于這種敘述(見 ASTMD6556-10的9.2、9.3); ———增加了“白炭黑的試樣制備,宜按 HG/T3065的規定加熱至恒重”(見8.1.1); ———增加了“粉狀試樣宜用壓塊機制樣后進行測試”,適應不同品種炭黑的測試(見8.1.1注); ———刪除了對稱樣量的描述,增加了對稱樣量的規定,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見8.1.3注,ASTMD6556-10的8.3、注1); ———修改“在相對壓強(p/p0)為0.1~0.5范圍內至少要測得五個均勻分布的數據點”為“測試炭黑 試樣時:在相對壓強(p/p0)為0.1~0.5范圍內至少要測得五個均勻分布的數據點,以獲取STSA 值。測試白炭黑試樣時:在相對壓強(p/p0)為0.05~0.2范圍內至少要測得五個均勻分布的數據點”,增加可操作性(見9.5,ASTM D6556-10的9.6); ———增加“所選點數應滿足相關系數>0.999”,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見10.4.3,ASTM D6556-10的10.4.3); ———將“按炭黑品種確定適宜的相對壓強”修改為“按表面積范圍確定適宜的相對壓強”,規定更全面和明確(見10.4.4,ASTM D6556-10的10.4.4); ———增加了(160±10)℃,以符合白炭黑的試樣處理(見6.4、8.2.2的注1); ———增加了白炭黑的密度,方便標準使用者的使用(見9.4); ———增加了對測試結果取值規定的描述,增加可操作性(見10.6); ———增加了資料性附錄 A。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炭黑分技術委員會(SAC/TC35/SC5)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曲靖眾一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聯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學院、株洲興隆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佳通輪胎(中國)研發中心配方材料部。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聶素青、劉健、吳春蕾、代傳銀、馮潔、侯賀鋼、蔣良強、張友偉、陳建、周敏、林俊。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0722—1989、GB/T10722—1999、GB/T10722—2003。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