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微波頻率應用的旋磁材料性能測量方法 現行

Measuring methods for properties of gyromagnetic materials intended for application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標準號:GB/T 9633-2012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9633-2012
發布時間:2012-12-31
實施時間:2013-06-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石成玉、尹景林、匡輪、蔣微波、周世昌、胡濱、李克文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磁性元器件
ICS分類:磁性元件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全國磁性元件與鐵氧體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歸口單位:全國磁性元件與鐵氧體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89)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磁性元件與鐵氧體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89)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測量方法是按照SJ/T11077—1996《微波鐵氧體規范起草導則》中規定的多晶系微波鐵氧體的性能以及在鐵氧體工藝中通常采用的測量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測量方法用作研究微波頻率下應用的鐵氧體材料。本標準不排斥通常使用的其他測量方法,但有爭議時應以本標準的測量方法進行仲裁。本標準不包括單晶和薄膜材料。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9633—1988《微波頻率應用的旋磁材料性能測試方法》。
本標準與GB/T9633—198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對原標準10余處進行了編輯性修改,并統一了術語,如精度、精確度統一為準確度。
———方框圖、示意圖統一為方框圖,儀器和裝置、裝置統一為裝置。
———磁性常數μ0 改為磁常數μ0。
———“磁芯”統一為“磁心”;用乘號“×”代替圓點“· ”。
———章條號與原標準做了較大調整。
———將原標準第2部分中4.5倒數第二段“……放大器靈敏度應超過2m/V”改為“……放大器靈敏度應超過2mm/mV”;原標準圖21“9.1MHz”改為“9.1GHz”;原標準9.6測量程序最后
一段“測量應在25℃和相對濕度約為65%的環境中完成”改為“測量應在室溫下完成”。
———公式中的“log”一律改為“lg”。
———刪除了旋磁共振線寬(一般情況及GHz)測量程序中方法a)(見1988 年版的第5 章~
第6章)。
———刪除了原標準公式(33b)(見1988年版的6.3)。
本標準等同采用IEC60556:2006《微波頻率應用的旋磁材料性能測量方法》。
本標準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本國際標準”改為“本標準”。
———引用文件中有部分標準用采用國際標準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代替,并增加了圖18中出現的IEC60153-2:1974。
———刪除了IEC標準中的前言。
———定義改為術語和定義。
———將IEC標準中各章的參考文獻統一編寫,并在最后增加了國內參考文獻。
與本標準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9637—2001 電工術語 磁性材料與元件[eqvIEC60050(221):1990]
———GB/T11450.2—1989 空心金屬波導 第2部分:普通矩形波導有關規范(eqvIEC60153-2:1974)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磁性元件與鐵氧體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89)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全國磁性元件與鐵氧體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石成玉、尹景林、匡輪、蔣微波、周世昌、胡濱、李克文。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9633—1988。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飽和磁化強度Ms 1
5 磁化強度(在給定場強下)MH 9
6 旋磁共振線寬ΔH 及有效朗德因子geff(一般情況) 14
7 旋磁共振線寬ΔH10和有效朗德因子g10(在10GHz) 19
8 自旋波共振線寬ΔHk 21
9 有效線寬ΔHeff 26
10 復介電常數ε
r 31
11 表觀密度ρapp 35
參考文獻 39
圖1 振動線圈法———樣品和線圈的裝置 3
圖2 磁場圖像 3
圖3 測量裝置(VCM) 4
圖4 振動樣品法———樣品和線圈裝置 5
圖5 測量裝置(VSM) 6
圖6 磁性材料的磁滯回線 10
圖7 帶補償單元的試驗樣品 11
圖8 試驗樣品 11
圖9 測量磁化強度MH(在給定場強下)的測量線路 12
圖10 密勒(Miller)積分器 13
圖11 測量旋磁共振線寬和有效朗德因子用的腔體(見參考文獻[21]) 16
圖12 低頻下測量旋磁共振線寬和有效朗德因子的帶線諧振器 17
圖13 測量旋磁共振線寬和有效朗德因子所需裝置方框圖 18
圖14 10GHz下測量旋磁共振線寬和有效朗德因子所需裝置方框圖 20
圖15 副共振和正常共振的飽和 22
圖16 副共振開始時脈沖畸變 22
圖17 測得的臨閾射頻場強與脈沖持續時間的關系 23
圖18 9.3GHz下測量自旋波共振線寬的典型TE104腔 24
圖19 自旋波共振線寬測量裝置的方框圖 25
圖20 帶有樣品的腔的截面圖 27
圖21 9.1GHz下諧振腔的設計尺寸 27
圖22 測量有效線寬ΔHeff的裝置方框圖 29
圖23 Q0 的確定 31
圖24 用于理論計算的帶有樣品的理想諧振腔(截面圖) 32
圖25 帶有樣品的諧振腔的尺寸 34
圖26 測量復介電常數所需裝置的方框圖 34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