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系統與軟件易用性 第3部分:測評方法

Usability of system and software—Part 3:Method of evaluating and testing
標準號:GB/T 29836.3-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9836.3-2013
發布時間:2013-11-12
實施時間:2014-0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袁玉宇、侯建華、張旸旸、郭新偉、李英華、劉連芳、朱潔、蔡立志、胡宇、黃家裕、楊金翠、韓強、左家平、丁志剛、李家宏、張露瑩、崔巖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軟件工程
ICS分類:
35.80
提出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8)
起草單位:珠海南方軟件網絡測評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郵電大學、南寧市平方軟件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國家應用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教育部考試中心、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上海浦東軟件平臺有限公司、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魯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8)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8)
標準簡介
GB/T29836的本部分規定了如何獲得易用性指標測量值的測評方法。本部分適用于具有人機交互的各類系統與軟件,本部分不適用于無人機交互功能或者在使用期間無易用性需求的系統與軟件。注:本部分中所指的系統主要是軟件系統。
標準摘要
GB/T29836在《系統與軟件易用性》總標題下,目前分為如下三部分: ———第1部分:指標體系; ———第2部分:度量方法; ———第3部分:測評方法。 本部分為GB/T2983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珠海南方軟件網絡測評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郵電大學、南寧市平方軟件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國家應用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教育部考試中心、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上海浦東軟件平臺有限公司、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魯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袁玉宇、侯建華、張旸旸、郭新偉、李英華、劉連芳、朱潔、蔡立志、胡宇、黃家裕、楊金翠、韓強、左家平、丁志剛、李家宏、張露瑩、崔巖。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概述 1 5 易理解性 1 5.1 明顯的功能 1 5.2 描述的完整性 2 5.3 演示能力 2 5.4 演示的有效性 3 5.5 輸入的有效性檢查 3 6 易學習性 3 6.1 幫助文檔的有效性 3 6.2 幫助機制的有效性 4 7 易操作性 4 7.1 使用中默認值的可用性 4 7.2 完成指定任務的步驟 5 7.3 操作的復雜性 5 7.4 完成指定任務過程中誤操作的次數 6 7.5 錯誤的糾正 6 7.6 發生錯誤的影響力 6 7.7 可還原性 7 7.8 運行差錯的易恢復性 7 7.9 使用中的消息的可理解性 7 7.10 運行狀態的易監控性 8 7.11 界面元素的易定制性 8 7.12 界面布局的易定制性 9 7.13 快捷方式的易定制性 9 7.14 操作規程的易定制性 9 7.15 特殊輔助功能 10 7.16 無障礙程度 10 7.17 一致性 11 8 吸引性 11 8.1 界面色彩對視覺的吸引性 11 8.2 界面元素形狀的舒適度 12 8.3 界面元素尺寸的合理性 12 8.4 布局的合理性 12 8.5 用戶的感受度 13 9 測評方法描述 13 9.1 方法的分類 13 9.2 方法實施過程的描述結構 14 9.3 用戶模型法 15 9.4 用戶測試法 16 9.5 技術測試法 17 9.6 評審法 18 9.7 調查法 20 10 測評中用戶的選擇 22 10.1 選擇原則 22 10.2 計算機技能 23 10.3 業務經驗 23 10.4 認知能力 24 11 易用性測試環境 25 11.1 預期效果 25 11.2 應具備的條件 25 11.3 可供選擇的設備 25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網上評卷系統易用性測評示例 26 參考文獻 35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