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石油產品常壓蒸餾特性測定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標準號:GB/T 6536-2010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6536-2010
發布時間:2011-01-10
實施時間:2011-05-01
首發日期:1986-06-24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楊婷婷、鄭煜、郭濤、董芳、張鳳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石油產品綜合
ICS分類:石油產品綜合
提出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
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北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80/SC 1)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80/SC 1)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使用實驗室間歇蒸餾儀器定量測定常壓下石油產品蒸餾特性的方法。本標準包括手動儀器和自動儀器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餾分燃料如天然汽油(穩定輕烴)、輕質和中間餾分、車用火花點燃式發動機燃料、航空汽油、噴氣燃料、柴油和煤油,以及石腦油和石油溶劑油產品。本標準不適用于含有較多殘留物的產品。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美國試驗與材料協會標準ASTM D86:2007a《石油產品常壓蒸餾試驗法》。 本標準根據ASTM D86:2007a重新起草。 為了適合我國國情,本標準在采用ASTM D86:2007a時進行了修改。 本標準與ASTM D86:2007a的主要結構差異為:引言對應ASTM D86:2007a中第5章,第5章~第13章分別對應ASTM D86:2007a 中第6 章~ 第14 章;附錄A、附錄B 和附錄C 分別對應ASTM D86:2007a中附錄A2、附錄A3和附錄X4;附錄D的內容對應ASTM D86:2007a中附錄A4和附錄X2的內容;附錄E、附錄F、附錄G 和附錄H 分別對應ASTM D86:2007a中附錄X3、附錄X1、附錄X5和附錄A1;增加附錄I;刪除ASTM D86:2007a中第14章。 本標準與ASTM D86:2007a主要技術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本標準增加了測定0組天然汽油(穩定輕烴)樣品的有關內容,因我國有此類產品需測定其蒸餾特性; ———將ASTM D86:2007a中1.5條安全內容作為本標準全文的警示內容,以符合我國標準編寫要求; ———將ASTM D86:2007a中第5章意義和用途的內容作為本標準的引言,以符合我國標準編寫要求; ———刪除了ASTM D86:2007a中第14章關鍵詞,因該內容不屬于標準的內容; ———儀器中蒸餾燒瓶與接收量筒的尺寸(見A.1和A.7)與ASTM D86:2007a相比有少量變化,未采用ASTM D86:2007a中A2.1條所規定的磨口蒸餾燒瓶及相關的圖,以符合我國蒸餾燒 瓶類型和尺寸使用規定; ———將ASTM D86:2007a中附錄A4與附錄X2合并,作為本標準的規范性附錄D,因二者內容相關,ASTM D86:2007a附錄X2的內容為其附錄A4測定步驟的精密度計算示例。 為使用方便,本標準還作了如下編輯性修改: ———在第1章范圍后增加注,說明本方法精密度建立所采用樣品的殘留物體積分數不大于2%,以進一步明確方法所不適用測定的樣品; ———刪除了ASTM D86:2007a中1.4條有關單位制的說明,因本標準按照我國標準編寫要求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 本標準代替GB/T 6536—1997《石油產品蒸餾測定法》,GB/T 6536—1997 為等效采用 ASTM D86:1995《石油產品蒸餾試驗法》制定。 本標準與GB/T6536—1997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標準名稱由《石油產品蒸餾測定法》修改為《石油產品常壓蒸餾特性測定法》; ———在第1章中明確規定方法不適用于含有大量殘留物的樣品,并加注說明,用于建立本方法精密度所采用樣品的殘留物體積分數均不大于2%; ———取消了GB/T6536—1997中以毫米汞柱為單位的相關內容; ———第2章增加了部分引用標準; ———第3章的內容有所增加; ———對儀器部分,明確規定蒸餾燒瓶支板(見A.6)由陶瓷或其他耐熱材料制成,不允許采用含石棉的材料,而GB/T6536—1997中A.5允許采用石棉板作為蒸餾燒瓶支板;增加冷凝管下部結構詳圖(見圖A.2);5.3溫度測量裝置中除玻璃水銀溫度計外,規定也可使用其他符合要求的溫度測量系統,但仲裁試驗應采用玻璃水銀溫度計;取消了GB/T6536—1997中附錄B,改為直接引用GB/T514中GB-46號和GB-47號兩支溫度計(見5.3.1);增加溫度傳感器在蒸餾燒瓶中位置的圖示(見圖5);增加溫度傳感器的中心定位裝置(見5.4),并強調說明不可使用中心鉆孔的普通塞子; ———對取樣、樣品貯存和樣品處理作了更為詳細和明確的規定(見第6章),并對GB/T6536—1997中第7章的有些條件進行了修改; ———增加了第8章校準和標準化; ———對第9章試驗步驟作了更為詳細的規定,對GB/T6536-1997第9章中的部分試驗條件進行了調整和修改; ———第10章計算中,增加了自動儀器如需報告規定蒸發百分數下溫度讀數時,數據讀取的相關內容; ———第11章報告的內容相比GB/T6536—1997第10章內容有所增加,如是否使用干燥劑等,并提供參考報告格式等; ———第12章精密度的表示均以數值或代數式表示,取消了GB/T6536—1997中圖2、圖3和圖4的圖示內容;在2組、3組和4組自動法的精密度表(見表10)中增加了2%蒸餾點的重復性和再現性要求; ———增加電子溫度測量系統與玻璃水銀溫度計溫度滯后時間差異確定方法,作為規范性附錄B; ———增加模擬玻璃水銀溫度計露出液柱影響的步驟,作為資料性附錄C; ———增加在規定溫度讀數時蒸發百分數或回收百分數的測定步驟,作為規范性附錄D,并對該測定的精密度計算示例進行了修改; ———增加了0組樣品重復性確定的內容,作為規范性附錄I; ———增加了根據觀測損失和大氣壓確定校正損失的數據表,作為資料性附錄E; ———增加了報告格式說明,作為資料性附錄G; ———取消了GB/T6536-1997中手工和自動蒸餾結果比較概述的附錄E。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D和附錄I為規范性附錄,附錄C、附錄E、附錄F、附錄G和附錄H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280/SC1)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北研究所。 本 標準主要起草人:楊婷婷、鄭煜、郭濤、董芳、張鳳泉。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6536—1986、GB/T6536—199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