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Dimensio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 of the 482.6 mm (19 in) series—Part 3-105:Dimensions and design aspects for 1U high chassis
標準號:GB/T 19520.17-2010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9520.17-2010
發布時間:2010-11-10
實施時間:2011-05-01
首發日期:2010-11-10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張開國、田蘅、張永軍、李劍俠、張鈺、張實、王民、吳蓓、王蔚、尹東海、張洋、龐海鷗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電工產品機械結構
ICS分類:電子設備用機械構件
提出單位:全國電工電子設備結構綜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4)
起草單位:四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沈大金屬型材有限公司、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5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電工電子設備結構綜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4)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電工電子設備結構綜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4)
標準簡介
GB/T19520的本部分規定了安裝在符合IEC60297-3-100機架和機柜上的1U 機箱的尺寸、承載重量和可達到要求的不同安裝方法。本部分提供了冷卻的指南,以及涉及GB/T18663系列標準中的電磁兼容、地震、氣候、機械要求及試驗的有關規定。本部分中的圖無意于指導產品設計,只應采用規定的那些尺寸。本部分使用的術語符合IEC60917-1的規定。
標準摘要
GB/T19520《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482.6mm(19in)系列機械結構尺寸》分為以下部分: ———第1部分:面板和機架(GB/T19520.1,IEC60297-1,IDT); ———第2部分:機柜和機架結構的格距(GB/T19520.2,IEC60297-2,IDT); ———第3-100部分:面板、插箱、機箱、機架和機柜的基本尺寸(IEC60297-3-100); ———第3-101部分:插箱及其插件(GB/T19520.12,IEC60297-3-101,IDT); ———第3-102部分:插拔器手柄(GB/T19520.13,IEC60297-3-102,IDT); ———第3-103部分:編碼鍵和定位銷(GB/T19520.14,IEC60297-3-103,IDT); ———第3-104部分:基于連接器的插箱和插件的接口尺寸(GB/T19520.15,IEC60297-3-104, IDT); ———第3-105部分:1U 高度機箱的尺寸和設計要求(GB/T19520.17,IEC60297-3-105,IDT)。 本部分為GB/T19520的第3-10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EC60297-3-105:2008《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482.6mm(19in)系列機械結構尺寸 第3-105部分:1U 高度機箱的尺寸和設計要求》。 與本部分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4210—2001 電工術語 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IEC60050(581):1978,IDT) ———GB/T18663.1—2008 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試驗 第1部分:機柜、機架、插箱和機箱的氣候、機械試驗及安全要求(IEC61587-1:2007,IDT) ———GB/T18663.2—2007 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試驗 第2部分:機柜和機架的地震試驗(IEC61587-2:2000,IDT) ———GB/T18663.3—2007 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試驗 第3部分:機柜、機架和插箱的電磁屏蔽性能試驗(IEC61587-3:2006,IDT) ———GB/T19290.1—2003 發展中的電子設備構體機械結構模數序列 第1 部分:總規范(IEC60917-1:1998,IDT) 本部分在技術上與國際標準完全一致,僅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a) “本標準”一詞改為“本部分”; b) 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 c) 小數點“,”改為“.”。 本部分由全國電工電子設備結構綜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4)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四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沈大金屬型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5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張開國、田蘅、張永軍、李劍俠、張鈺、張實、王民、吳蓓、王蔚、尹東海、張洋、龐海鷗。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布置概覽 2 5 1U 機箱的尺寸 3 6 氣候、機械、安全、電磁兼容性、地震要求和試驗 6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機箱和機架(機柜)的關系 7 附錄B(資料性附錄) 冷卻氣流 9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機箱深度與機架(機柜)的關系 10 圖1 A 型機箱 3 圖2 B型機箱 3 圖3 C型機箱 3 圖4 A 型機箱的尺寸 4 圖5 B型機箱的尺寸 5 圖6 C型機箱的尺寸 6 圖A.1 B型機箱與機架(機柜)的關系 7 圖A.2 C型機箱與機架(機柜)的關系 8 圖B.1 冷卻氣流方向 9 表C.1 最大深度D 與相應機柜深度的關系 1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