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金屬力學性能試驗 出版標準中的符號及定義

Mechanical testing of metals—Symbols and definitions in published standard
標準號:GB/T 24182-2009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4182-2009
發(fā)布時間:2009-06-25
實施時間:2010-04-01
首發(fā)日期:2009-06-25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董莉、高怡斐、梁新幫、王學智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金屬力學性能試驗方法
ICS分類: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提出單位: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
起草單位: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鋼鐵研究總院、長春試驗機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fā)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guī)定了金屬材料力學試驗方法出版標準中采用的術語、符號和定義。符號按字母順序和編碼系統(tǒng)進行索引。附錄A給出了編碼系統(tǒng)與相關國際標準編號對照的附加信息。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TR25679:2005《金屬力學性能試驗 出版標準中的符號及術語》(英文版)。 本標準對ISO/TR25679:2005進行了如下修改和補充: ---將原21項國際標準草案(DIS或FDIS)換成了新發(fā)布的正式國際標準,其內(nèi)容也按新國際標準進行了修改,同時刪除了其中已被廢止的8項國際標準。 ---增加了9項最新發(fā)布的國際標準中的符號及定義。 ---對于新增加的標準給出了相應的代碼。 ---增加了附錄B本標準章條編號與ISO/TR25679:2005章條編號對照一覽表。 為了便于使用,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將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用小數(shù)點.代替作為小數(shù)點的逗號,; ---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和引言; ---第3章中由于新增加了條款,在新增序號后,原序號順延。 本標準的附錄A 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鋼鐵研究總院、長春試驗機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董莉、高怡斐、梁新幫、王學智。 |
標準目錄
前言Ⅴ 1 范圍1 2 名稱系統(tǒng)1 3 定義和符號3 3.1 代碼1.01 金屬材料 單軸拉伸蠕變及持久試驗 試驗方法4 3.1.1 定義4 3.2 代碼1.02 金屬材料 單軸試驗機檢驗用標準測力儀的校準7 3.3 代碼1.03 金屬材料 高溫拉伸試驗8 3.3.1 定義8 3.4 代碼1.04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室溫試驗方法10 3.4.1 定義10 3.5 代碼1.05 金屬材料 靜力單軸試驗機的檢驗 第1部分:拉力和(或)壓力試驗機測力系統(tǒng)的檢驗與校準14 3.5.1 定義14 3.6 代碼1.06 金屬材料 靜力單軸試驗機的檢驗 第2部分:拉力蠕變試驗機 施加力的檢驗15 3.7 代碼1.07金屬材料 單軸試驗用引伸計的標定16 3.8 代碼1.08 金屬材料 低溫拉伸試驗16 3.8.1 定義16 3.9 代碼1.09 金屬材料 液氦拉伸試驗18 3.9.1 定義18 3.10 代碼1.10 超塑性金屬材料拉伸性能的評價方法19 3.11 代碼2.01 金屬材料 彎曲試驗21 3.12 代碼2.02 金屬材料 厚度不大于3mm 的薄板或薄帶 反復彎曲試驗21 3.13 代碼2.03 金屬材料 線材 單向扭轉(zhuǎn)試驗21 3.14 代碼2.04 金屬材料 線材 反復彎曲試驗21 3.15 代碼2.06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埃里克森杯突試驗22 3.16 代碼2.07 金屬材料 管(全截面) 彎曲試驗22 3.17 代碼2.08 金屬材料 管 壓扁試驗22 3.18 代碼2.09 金屬材料 管 擴口試驗23 3.19 代碼2.10 金屬材料 管 卷邊試驗23 3.20 代碼2.11 金屬材料 管 環(huán)形擴孔試驗23 3.21 代碼2.13 金屬材料 線材 反復扭轉(zhuǎn)試驗23 3.22 代碼2.14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塑性應變比(狉值)的測定24 3.22.1 定義24 3.23 代碼2.15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拉伸應變硬化指數(shù)(狀值)的測定25 3.24 代碼2.16 金屬材料 制耳試驗26 3.25 代碼2.17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成形極限曲線的測定 第1部分:沖壓車間成形極限圖的測量及應用26 3.26 代碼2.17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成形極限曲線的測定 第2部分:實驗室成形極限曲線的測定27 3.27 代碼2.18 金屬材料 管環(huán)液壓試驗27 3.28 代碼2.19 金屬材料 擴孔試驗方法27 3.28.1 定義27 3.29 代碼2.20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拉彎回彈評估方法28 3.29.1 定義28 3.30 代碼3.01 金屬材料 努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29 3.31 代碼3.02 金屬材料 布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30 3.32 代碼3.03 金屬材料 維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30 3.33 代碼3.04 金屬材料 洛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A、B、C、D、E、F、G、H、K、N、T 標尺) 30 3.34 代碼3.06 金屬材料 硬度和材料參數(shù)的儀器化壓痕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31 3.35 代碼4.01 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32 3.35.1 定義32 3.36 代碼4.01 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 第2部分:試驗機的檢驗32 3.36.1 定義32 3.37 代碼4.01 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 第3部分:擺錘沖擊試驗機間接檢驗用夏比V 型缺口試樣的制備和特性35 3.37.1 定義35 3.38 代碼4.03 金屬材料 平面應變斷裂韌度的測定37 3.38.1 定義37 3.39 代碼4.04 鋼 夏比V 型缺口擺錘沖擊試驗 儀器化試驗方法38 3.39.1 定義38 3.40 代碼4.05 金屬材料 準靜態(tài)斷裂韌度的統(tǒng)一試驗方法40 3.40.1 定義40 3.41 代碼4.06 金屬材料 低拘束試樣測定穩(wěn)定裂紋擴展阻力的試驗方法42 3.41.1 定義42 3.42 代碼5.01 金屬材料 疲勞試驗 軸向力控制方法43 3.42.1 定義43 3.43 代碼5.02 金屬材料 旋轉(zhuǎn)彎曲疲勞試驗45 3.44 代碼5.03 鋼 扭應力疲勞試驗方法46 3.45 代碼5.04 軸向加力疲勞試驗機 動態(tài)力校準 應變片技術46 3.46 代碼5.05 金屬材料 疲勞試驗 軸向應變控制方法46 3.46.1 定義46 3.47 代碼5.06 金屬材料 疲勞試驗 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方案與分析方法48 3.47.1 定義48 3.48 代碼5.07 金屬材料 疲勞試驗 疲勞裂紋擴展法49 3.48.1 定義49 4 按關鍵詞索引51 5 按字母順序符號列表56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索引77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章條編號與ISO/TR25679:2005章條編號對照8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