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針織機用針 第1部分:舌針

Needles for knitting machines—Part 1:Latch needles
標準號:FZ/T 97035.1-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FZ/T 97035.1-2015
發布時間:2015-07-14
實施時間:2016-01-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侯水利、趙玉生、錢銘、王梅峰、陸永海、李敏、林浩、孫明利、崔永青、賽世廣、周榮根、沈涌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針織、紡織制品機械與器具
ICS分類:針織機械
提出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昆山凱意織針有限公司、蘇州神馬織針器材有限公司、煙臺運成制針有限責任公司、南通市光陽針業有限公司、煙臺天成制針有限公司、浙江省平湖市金力織針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5/SC 2)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門: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5/SC 2)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針織機用舌針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和標記、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和儲存。本部分適用于針織圓型緯編機、橫機和經編機用舌針。
標準摘要
FZ/T97035《針織機用針》分為以下4個部分: ———第1部分:舌針; ———第2部分:鉤針; ———第3部分:復合針; ———第4部分:輔助件。 本部分為FZ/T9703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FZ/T90029.5—1991《針織用針分類 術語及產品代號編法 產品代號編法》和FZ/T97005—1991《針織用舌針》(所有部分)。本部分以FZ/T97005—1991(所有部分)為主,整合了FZ/T90029.5—1991的部分內容,與FZ/T97005—1991(所有部分)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的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了術語和定義(見第3章); ———修改了分類和標記的規則(見4.1和4.2,1991年版各部分的第3章); ———增加了舌針的基本形狀示意圖及其代號、技術特征代號(見4.2); ———刪除了基本尺寸參數,修改了部分尺寸的極限偏差(見5.1,1991年版各部分的第3章); ———增加了基本尺寸名稱及代號:移圈槽寬b3、第2工作長度l3、針鉤舌尖距l5(見5.1); ———修改了針頭直徑為針鉤寬b2 與針鉤厚l7(見5.1); ———修改了硬度值范圍及硬度值符號和極差要求(見5.2,1991年版的4.2); ———修改了術語“針舌牢度”為“針舌抗拉力”、“針桿彈性”為“舌針彈性”(見5.3和5.4,1991年版的各部分); ———增加了基本尺寸仲裁時應用投影儀放大測定的要求(見6.1); ———增加了“針舌抗拉力應用拉力計測定,加荷速度為50mm/min”的規定(見6.3); ———增加了針背面直線度誤差應用投影儀放大測定的要求(見6.6); ———修改了檢驗規則(見第7章,1991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包裝、標志、運輸、儲存(見第8章,1991年版的第7章)。 本部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織器材分技術委員會(SAC/TC215/SC2)歸口。 本 部分起草單位: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昆山凱意織針有限公司、蘇州神馬織針器材有限公司、煙臺運成制針有限責任公司、南通市光陽針業有限公司、煙臺天成制針有限公司、浙江省平湖市金力織針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水利、趙玉生、錢銘、王梅峰、陸永海、李敏、林浩、孫明利、崔永青、賽世廣、周榮根、沈涌。 本部分代替FZ/T90029.5—1991和FZ/T97005—1991(所有部分)。 FZ/T90029.5—1991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J1051—1979。 FZ/T97005.1—1991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J1055—1979。 FZ/T97005.2—1991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J1052—1979; ———FJ1053—1979。 FZ/T97005.3—1991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J1054—1979。 FZ/T97005.4—1991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J1056—1979。 FZ/T97005.5—1991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J1057—1979。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