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等級

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e of major species for forestation
標準號:DB33/T 177-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DB33/T 177-2014
發(fā)布時間:2014-10-27
實施時間:2014-11-27
首發(fā)日期:
起草人:李慶榮、何云芳、應(yīng)葉青、洪兆龍、裘麗珍、陳卓梅、吳小林、李軍、毛玉明、胡立志、嚴春風、施玲玲、馮建民、陳源、溫霜君
標準分類: 種子、苗水、苗圃
ICS分類:植物栽培
提出單位:浙江省林業(yè)廳
起草單位:浙江省林業(yè)種苗管理總站、浙江省農(nóng)林大學
歸口單位:浙江省林業(yè)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
發(fā)布部門:浙江省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
主管部門:浙江省林業(yè)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guī)定了主要造林樹種苗木的術(shù)語、分級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本標準適用于供造林或補植用的地栽苗和容器苗。
標準摘要
DB33/T 177《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等級》替代了DB33/ 177-2005《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等級》和DB33/ 653.1-2007《林業(yè)容器育苗第1部分:苗木》。修訂后的標準與DB33/ 177-2005和DB33/ 653.1-2007相比,主要技術(shù)內(nèi)容差異如下: ——對苗齡的表示方法進行了修訂(見2.3); ——對分級要求進行了修訂,如“合格苗木以綜合控制條件、地徑和苗高三項指標確定,有一項指標達不到要求的為不合格苗木”修改為“……,合格苗木再以苗高、地徑兩項指標分級?!保ㄒ?.2);“……地徑、苗高不屬同一等級時,則按從低原則,以地徑、苗高中的最低指標定級”修改為“……地徑、苗高不屬同一等級時,以地徑所屬級別為準”(見4.4)); ——對樹種序號的編排進行了修訂,同一樹種只編一種序號,以二級序號如1-1、1-2方式區(qū)別同一樹種不同種類苗齡; ——附錄A刪去了某些樹種的質(zhì)量等級,如千年桐(2005版的表A.1序號18、19)、野桉(2005版的表A.1序號33)、華東楠(2005版的表A.1序號39)、紅楠(2005版的表A.1序號40)、白花泡桐(2005版的表A.1序號47、48)、懸鈴木(2005版的表A.1序號52)和香榧(2005版的表A.1序號13、14、15); ——附錄A修訂了某些樹種的質(zhì)量等級,如杉木、黃山松、黑松、金錢松、南方紅豆杉、苦櫧、青岡、南酸棗、楓香、楊梅、紅豆樹、紫楠、浙江楠、木荷; ——附錄A增加了某些樹種的質(zhì)量等級,如南方紅豆杉(附錄A序號7-2、7-3)、香榧(附錄A序號8-3、8-4)、刨花楠(附錄A序號34)、大葉櫸(附錄A序號41)、黃山欒樹(附錄A序號42)、馬尾松(附錄A序號43)、濕地松(附錄A序號44)、木麻黃(附錄A序號45-1、45-2)、油茶(附錄A序號46)、中山杉(附錄A序號47-1、47-2)、水杉(附錄A序號48-1、48-2)、落羽杉(附錄A序號49-1、49-2)、池杉(附錄A序號50-1、50-2); ——附錄B刪去了某些樹種的質(zhì)量等級,如桉樹(2007版的表1序號13、14)、冬青(2007版的表1序號39)、喜樹(2007版的表1序號49)、藍果樹(2007版的表1序號50)、馬尾松(2007版的表1序號2)、火炬松(2007版的表1序號6)、香榧(2007版的表1序號20、21、22)、香樟(2007版的表1序號24)、紅楠(2007版的表1序號28)、刨花楠(2007版的表1序號31)、油茶(2007版的表1序號55、56); ——附錄B修訂了某些樹種的質(zhì)量等級,如杉木、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黃山松、黑松、柏木、金錢松、南方紅豆杉、臺灣相思、木麻黃、榧樹、木荷、香樟、浙江樟、普陀樟、閩楠、紫楠、乳源木蓮、深山含笑、火力楠、山杜英、紅豆樹、青岡、苦櫧、甜櫧、米櫧、楓香、馬褂木、無患子、香椿、毛紅椿、楊梅、油茶; ——附錄B增加了某些樹種的質(zhì)量等級,如濕地松(附錄B序號3-2)、金錢松(附錄B序號8-2、3)、南方紅豆杉(附錄B序號9-2、3)、榧樹(附錄B序號12-4)、浙江樟(附錄B序號15-2、3)、閩楠(附錄B序號18-2、3)、紫楠(附錄B序號20-2、3)、浙江楠(附錄B序號21)、光皮樺(附錄B序號38)、大葉櫸(附錄B序號39)、赤皮青岡(附錄B序號40)、細葉青岡(附錄B序號41)、弗吉尼亞櫟(附錄B序號42)、薄殼山核桃(附錄B序號43)、檫樹(附錄B序號44)、黃檀(附錄B序號45); ——附錄B苗木質(zhì)量等級采用二級制,制定Ⅰ、Ⅱ級合格苗木的等級。 本標準附錄A、附錄B、附錄C為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浙江省林業(yè)廳提出。 本標準由浙江省林業(yè)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省林業(yè)種苗管理總站、浙江省農(nóng)林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慶榮、何云芳、應(yīng)葉青、洪兆龍、裘麗珍、陳卓梅、吳小林、李軍、毛玉明、胡立志、嚴春風、施玲玲、馮建民、陳源、溫霜君。 本標準為第一次修訂,其歷次版本為:DB33/ 177-1994,DB33/ 177-2005,DB33/ 653.1-2007。 |
推薦檢測機構(gòu)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guān)機構(gòu),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gòu)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guān)機構(gòu),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gòu)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guān)機構(gòu),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