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balt- Part 7:Determination of zinc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y
標準號:YS/T 281.7-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YS/T 281.7-2011
發布時間:2011-12-20
實施時間:2012-07-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張蘭生、李希凱、呂慶成、張繼紅、吳亞輝、謝柏華、范娟惠、李滿芝、馮先進、姜求韜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重金屬極其合金分析方法
ICS分類:鎘、鈷及其合金
提出單位: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3)
起草單位: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等
歸口單位: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3)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門: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3)
標準簡介
YS/T281的本部分規定了鈷中鋅含量的測定方法。本部分適用于鈷中鋅含量的測定。測定范圍:0.00080%~0.0080%。
標準摘要
YS/T281—2011《鈷化學分析方法》共分為如下20個部分: ———第1部分:鐵量的測定 磺基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第2部分:鋁量的測定 鉻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硅量的測定 鉬藍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砷量的測定 鉬藍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磷量的測定 鉬藍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鎂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7部分:鋅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8部分:鎘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9部分:鉛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0部分:鎳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1部分:銅、錳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2部分:砷、銻、鉍、錫、鉛量的測定 電熱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3部分:硫量的測定 高頻感應爐燃燒紅外吸收法 ———第14部分:碳量的測定 高頻感應爐燃燒紅外吸收法 ———第15部分:砷、銻、鉍量的測定 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 ———第16部分:砷、鎘、銅、鋅、鉛、鉍、錫、銻、硅、錳、鐵、鎳、鋁、鎂量的測定 直流電弧原子發射光譜法 ———第17部分:鋁、錳、鎳、銅、鋅、鎘、錫、銻、鉛、鉍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第18部分:鈉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9部分:鈣、鎂、錳、鐵、鎘、鋅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第20部分:氧量的測定 脈沖-紅外吸收法 本部分為YS/T281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YS/T281.7—1994《鈷化學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鋅量》。與YS/T281.7—1994相比,本部分主要有如下變化: ———對文本格式進行了修改,補充了質量保證和控制條款,增加了重復性限和再現性限; ———補充了對試驗報告的要求。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3)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金川集團有限公司。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張蘭生、李希凱、呂慶成、張繼紅、吳亞輝、謝柏華、范娟惠、李滿芝、馮先進、姜求韜。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YS/T281.7—199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