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性能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atellite emergency position-indicating radio beacons
標準號:GB 14391-2009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 14391-2009
發布時間:2009-11-15
實施時間:2010-09-01
首發日期:1993-04-20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朱德銘、王安軍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微波通信設備
ICS分類:
47.020.70;33.060.20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起草單位:中國交通通信中心
歸口單位:交通部信息通信及導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406 MHz頻段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S.EPIRB)的技術性能要求、數字信息結構、環境及運行要求、設備主體結構性能和自由浮離釋放裝置結構性能。本標準適用于各種船舶上安裝的406 MHz頻段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S.EPIRB)設備,也適用于該類設備的研發、生產及管理。
標準摘要
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本標準參照國際電信聯盟ITUR M.6333建議《經406 MHz頻帶國際搜救衛星系統工作的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的傳輸特性》、國際海事組織IMOA.810(19)《在406 MHz上工作的浮離式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的性能標準》、國際搜救衛星(COSPASSARSAT)C/ST.001第3版文件(2007年第8次修改)《COSPASSARSAT406 MHz遇險示位標規范》等相關建議、決議以及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及此后歷次修正案中性能標準的相關部分制定。 本標準代替GB14391-1993《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性能要求》。本標準與GB14391-1993 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刪除1.6GHz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1993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術語、定義和縮略語(見第3章); ---增加了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的發射頻率(406.028 MHz)(見第4章); ---增加了數字信息結構(見第5章); ---增加了環境及運行要求(見第6章); ---規范了各技術指標的測量條件(見第6章和第7章)。 本標準的附錄B和附錄C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A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提出。 本標準由交通部信息通信及導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交通通信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德銘、王安軍。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14391-1993。 |
標準目錄
前言Ⅰ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 4 技術性能要求1 5 數字信息結構4 6 環境和運行要求6 7 設備主體結構性能7 8 自由浮離釋放裝置結構要求7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三重差錯控制編碼示例8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IMO 建議的遇險性質緊急碼9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用戶規程代碼選項1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