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海洋調查規范 第5部分: 海洋聲、光要素調查 現行

Specifications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Part 5:Survey of acoustical and optical parameters in the sea

標準號:GB/T 12763.5-2007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2763.5-2007
發布時間:2007-08-13
實施時間:2008-02-01
首發日期:1991-03-22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丁永耀、唐軍武、宋慶軍、楊燕明、王巖峰、馬毅、王項南、于連生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海洋學
ICS分類:地質學、氣象學、水文學
提出單位:國家海洋局
起草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國際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
歸口單位: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海洋局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海洋聲、光要素調查的技術指標、測量方法、數據記錄和整理。

標準摘要

GB/T12763《海洋調查規范》分為11個部分:
---第1部分:總則;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觀測;
---第3部分:海洋氣象觀測;
---第4部分:海洋化學要素調查;
---第5部分:海洋聲、光要素調查;
---第6部分:海洋生物調查;
---第7部分:海洋調查資料交換;
---第8部分: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
---第9部分:海洋生態調查指南;
---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調查;
---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質調查。
其中第9部分、第10部分和第11部分對應于GB/T12763-1991是新增部分。
本部分為GB/T12763的第5部分,代替GB/T12763.5-1991《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聲、光要素調查》。
本部分與GB/T12763的第1部分和GB/T12763的第7部分配套使用。
本部分與GB/T12763.5-199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光學要素部分借鑒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002年版的《海洋光學規范 用于衛星海洋水色傳感器檢驗(OceanOpticsProtocolsforSatelliteOceanColourSensorValidation,2002)》,并結合我國二類水體的具體情況作了全面的修訂。除了保留原有的海面照度觀測外,其余重新編寫。
在光學要素中增加了輻亮度的觀測量。以表觀光學量觀測統稱輻照度和輻亮度測量。依據這二個觀測量的獲取,在數據處理中導出離水輻亮度、遙感反射比、輻照度反射比、漫射衰減系數等重要的海洋光學參數。
將原規范中的海水可見光透射率觀測,改為固有光學量觀測。光學部分的觀測要素在測量的量、技術指標、測量方法、儀器設備的要求和數據處理等方面都有重大改變,在相應的章節都作了詳細的規定和要求。
---聲學要素方面結合當前的水聲觀測儀器的發展,對參數的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及資料整理作了修改。
本部分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 和附錄E 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國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歸口。
本部分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負責起草,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參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永耀、唐軍武、宋慶軍、楊燕明、王巖峰、馬毅、王項南、于連生。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情況為:
---GB/T12763.5-1991。

標準目錄

前言Ⅲ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一般規定4
4.1 調查任務的技術設計4
4.2 站位布設和標準層次4
4.3 相關規定5
5 海水聲速測量5
5.1 技術指標5
5.2 測量方法5
5.3 數據記錄和整理6
6 海洋環境噪聲測量7
6.1 技術指標7
6.2 測量方法8
6.3 數據記錄和整理10
7 海底聲特性測量11
7.1 技術指標11
7.2 測量方法11
7.3 數據記錄和整理13
8 海洋中聲能傳播損失測量14
8.1 技術指標14
8.2 測量方法14
8.3 數據記錄和整理16
9 海面照度觀測16
9.1 技術指標16
9.2 測量方法17
9.3 數據記錄和整理17
10 表觀光學量觀測18
10.1 技術指標18
10.2 測量方法20
10.3 數據記錄和整理24
11 固有光學量觀測27
11.1 技術指標27
11.2 測量方法27
11.3 數據記錄和整理29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記錄表格式31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測聲換能系統的結構和布設44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反射法的平均聲速計算46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沉積物聲速計算的經驗公式48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純水固有光學參數和溫度校正系數49
參考文獻50
圖1 光譜儀水面以上觀測幾何示意圖23
圖B.1 水聽器減震系統44
圖B.2 海上布設示意圖44
圖C.1 示波器出現的波形46
表1 干擾噪聲級修正表10
表2 照度的測量要求17
表3 儀器靈敏度和動態范圍要求21
表4 氣水表面反射率與風速、太陽天頂角的關系26
表5 分立波段的光束透射率或光束衰減系數測量的基本技術要求28
表A.1 海水聲速觀測記錄表31
表A.2 海洋環境噪聲測量記錄表32
表A.3 海底聲特性測量---直接法現場記錄表32
表A.4 海底聲特性測量---反射法現場記錄表33
表A.5 聲能傳播損失測量---發射船測量記錄表34
表A.6 聲能傳播損失測量---接收船測量記錄表35
表A.7 走航式海面照度存儲載體索引表36
表A.8 海面照度觀測記錄表37
表A.9 輻照度/輻亮度存儲載體索引表38
表A.10 輻照度/輻亮度水下剖面測量法記錄表39
表A.11 輻照度/輻亮度水面以上測量法記錄表40
表A.12 海水光束透射率/光束衰減系數存儲載體索引表41
表A.13 海水光束透射率/光束衰減系數觀測記錄表42
表A.14 海洋光學數據文件格式規定43
表E.1 純水固有光學參數和溫度校正系數表(犜0=22℃) 49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