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Spatial schema
標準號:GB/T 23707-2009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3707-2009
發布時間:2009-05-06
實施時間:2009-10-01
首發日期:2009-05-06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李青元、王濤、石麗紅、劉紀平、鄧躍進、杜道生、龔健雅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測繪綜合
ICS分類:
07.040;35.240.70
提出單位: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委員會(SAC/TC230)
起草單位: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
歸口單位: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國家測繪局
主管部門:國家測繪局
標準簡介
本標準定義了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間特征的概念模式和基于這些模式的一組空間操作。
標準摘要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9107:2003《地理信息 空間模式》(英文版),并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a) 本標準的編寫方法執行GB/T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20000.2-2001《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國際標準的規則》的要求; b) 將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c) 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 d) ISO/IEC11404:1996 已被我國等同采用為國家標準,在本標準中用國家標準的代號(GB/T18221-2000)和名稱取代相應的國際標準的代號和名稱; e) 由于ISO19109、ISO19111國際標準已經出版,在本標準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刪去了原國際標準中標識即將出版的角標; f) 在本標準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ISO19101:2002《地理信息 參考模型》; g) 在參考文獻中增加了ISO19111:2007《Geographicinformation-Spatialreferencingbycoordinates》,對原參考文獻順序按作者(或機構)首字母順序進行了重排,并對文中引用編號進行了相應調整; h) 對原文本中章條編號錯誤(6.5.4下直接就是6.5.4.3)進行了更正; i) 對原文本中7.4.2.7下的代碼語句去掉了多余的[符號,即將TP_Primitive∷complex [[1..n]:Reference j) 對原文中附錄B的B.8中homomorphism(4.52)注后面多余的一段話去掉,以與4.52一致; k) 增加了資料性附錄NA。 本標準的附錄A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NA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委員會(SAC/TC230)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青元、王濤、石麗紅、劉紀平、鄧躍進、杜道生、龔健雅。 |
標準目錄
前言Ⅴ 引言Ⅵ 1 范圍1 2 一致性1 2.1 概述1 2.2 一致性類2 3 規范性引用文件3 4 術語和定義3 5 符號?注記與縮略語12 5.1 表達與注記12 5.2 組織17 5.3 縮略語18 6 幾何包18 6.1 語義18 6.2 幾何根包20 6.3 幾何單形包26 6.4 坐標幾何包37 6.5 幾何聚集形包68 6.6 幾何復形包70 7 拓撲包74 7.1 語義74 7.2 拓撲根包76 7.3 拓撲單形包79 7.4 拓撲復形包91 8 派生拓撲關系93 8.1 概述93 8.2 布爾或集合算子93 8.3 Egenhofer算子94 8.4 全拓撲算子95 8.5 組合95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抽象測試套件96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按概念分類組織的術語與定義105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空間概念模式示例113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應用模式示例119 附錄NA (資料性附錄) 不同維數的幾何對象與拓撲對象構成對照128 參考文獻129 圖1 UML 關聯示例14 圖2 UML 包依賴關系示例17 圖3 標準條目中UML 包的依賴關系18 圖4 幾何包:類的內容和內部依賴關系19 圖5 具有特化關系的幾何基本類20 圖6 GM_對象(GM_Object) 21 圖7 GM_邊界(GM_Boundary) 27 圖8 GM_單形(GM_Primitive) 29 圖9 GM_點(GM_Point) 31 圖10 GM_可定向單形(GM_OrientablePrimitive) 32 圖11 GM_曲線(GM_Curve) 34 圖12 GM_曲面(GM_Surface) 35 圖13 GM_體(GM_Solid) 36 圖14 直接位置(DirectPosition) 37 圖15 曲線段類(Curvesegmentclass) 39 圖16 線性?圓弧和大地曲線插值(Linear,arcandgeodesicinterpolation) 44 圖17 弧(Arcs) 46 圖18 圓錐曲線與配置(Conicsandplacements) 50 圖19 樣條與特殊曲線(Splineandspecialtycurves) 52 圖20 曲面片(Surfacepatches) 58 圖21 多邊形的曲面(Polygonalsurface) 61 圖22 TIN 的構造(TINconstruction) 62 圖23 GM_參數曲線族曲面和它的子類(GM_ParametricCurveSurfaceanditssubtypes) 64 圖24 GM_聚集形(GM_Aggregate) 69 圖25 GM_復形(GM_Complex) 71 圖26 GM_組合形(GM_Composite) 72 圖27 GM_組合點(GM_CompositePoint) 73 圖28 GM_組合曲線(GM_CompositeCurve) 73 圖29 GM_組合曲面(GM_CompositeSurface) 74 圖30 GM_組合體(GM_CompositeSolid) 74 圖31 拓撲包?類內容和內部依賴關系75 圖32 拓撲類概圖75 圖33 幾何與拓撲間的關系76 圖34 TP_對象(TP_Object) 77 圖35 邊界和作為關聯表達的余邊界操作78 圖36 拓撲中的重要類78 圖37 邊界關系數據類型80 圖38 TP_單形(TP_Primitive) 81 圖39 TP_有向拓撲子類(TP_DirectedToposubclasses) 83 圖40 TP_有向拓撲(TP_DirectedTopo) 83 圖41 TP_結點(TP_Node) 85 圖42 TP_邊(TP_Edge) 86 圖43 TP_拓撲面(TP_Face) 87 圖44 TP_拓撲體(TP_Solid) 88 圖45 TP_表達式(TP_Expression) 89 圖46 TP_復形(TP_Complex) 92 圖C.1 由GM_Primitive組成的數據集114 圖C.2 對示例數據的簡單圖形化表達116 圖C.3 具有所標坐標系統的3維幾何體116 圖C.4 曲面示例117 圖D.1 用于簡單拓撲的包與類119 圖D.2 簡單拓撲中的拓撲與幾何類120 圖D.3 簡單拓撲中的要素成分121 圖D.4 基于要素拓撲的專題123 圖D.5 最小拓撲拓撲結構的集合示例123 圖D.6 最小拓撲124 圖D.7 典型的最小拓撲記錄示意圖126 表1 幾何單形的一致性類2 表2 幾何復形的一致性類2 表3 拓撲復形的一致性類2 表4 具有幾何實現的拓撲復形的一致性類3 表5 派生拓撲算子3 ___________ 表6 包與類17 表7 各種類型的參數曲線族曲面63 表8 布爾交范型(pattern)矩陣的意義93 表9 Egenhofer9交范型矩陣的含義94 表10 全拓撲交范型矩形的含義95 表D.1 原始最小拓撲指針與現行模型之間的對應關系127 表NA.1 不同維數的幾何對象與拓撲對象構成對照表12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