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鐵礦石 化合水含量的測定 卡爾費休滴定法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combined water—Karl Fischer method
標準號:GB/T 24190-2009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4190-2009
發布時間:2009-07-08
實施時間:2010-04-01
首發日期:2009-07-08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陳海嵐、韓健、陳自斌、胡杰、金國寧、王晗、于成峰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鐵礦
ICS分類:鐵礦
提出單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全國鐵礦石與直接還原鐵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歸口單位:全國鐵礦石與直接還原鐵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用卡爾費休溶液滴定方法測定鐵礦石中的化合水的含量。本方法適用于化合水含量范圍為0.05%~10%(質量分數)的天然鐵礦石、鐵精礦和造塊,包括燒結產品。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7335:1987《鐵礦石 化合水含量的測定KarlFischer法》(英文版)。 本標準與ISO7335:1987比較,技術內容上主要有如下修改: ---化合水定義按照《鐵礦石和直接還原鐵 術語》標準改為在去除吸濕水后,在950℃溫度下加熱時才可充分釋放出的鐵礦石中的那部分水量。 ---增加卡爾費休溶液標定的方法及計算公式。 ---增加用標準物質標定卡爾費休溶液的方法和計算公式。 ---根據實際市售情況加熱管尺寸規格改為700mm~800mm。 ---增加磁攪拌器和攪拌子的材料和速率要求。 ---根據實際市售情況試樣舟的尺寸規格改為55mm×20mm×15mm。 ---增加自動電位滴定儀的使用說明。 ---數值修約按GB/T8170數值修約規則進行。 ---ISO7335:1987的8.2.2分析值的驗收方法中對鐵礦石標準樣品要求提供實驗室間標準偏差和實驗室內標準偏差,由于目前國內供應的標準樣品沒有標準樣品驗證的實驗室間的標準偏差和驗證的實驗室內的標準偏差,一般只有標準樣品的標準偏差狊數據,使分析值驗收不能執行該方式,因此決定采用標準樣品的標準偏差替代標準樣品的實驗室間和實驗室內標準偏差。 因ISO 關于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測定標準,在1998 年以后出版的標準版本中已采用標準樣品的方差犞(犃犮),故將狊更改為犞(犃犮)。 本標準的附錄A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和附錄C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鐵礦石與直接還原鐵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嵊泗檢驗檢疫局、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海嵐、韓健、陳自斌、胡杰、金國寧、王晗、于成峰。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