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棉紡環錠細紗機牽伸下羅拉

Bottom rollers for drafting systems of cotton ring spinning machines
標準號:FZ/T 92019-2012
基本信息
標準號:FZ/T 92019-2012
發布時間:2012-12-28
實施時間:2013-06-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李瑞芬、崔桂生、張恒才、倪俊龍、王宗偉、臧晨東、潘濤、唐國新、張玉紅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紡部機械與器具
ICS分類:紡紗、加捻和卷曲變形機械
提出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國家紡織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州市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紗、染整機械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5/SC 1)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門: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紗、染整機械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5/SC 1)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棉紡環錠細紗機牽伸下羅拉的分類、參數與標記、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本標準適用于棉紡環錠細紗機牽伸裝置中具有溝槽或滾花形狀的下羅拉(集聚紡紗用下羅拉亦可參照執行)。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FZ/T92019—2004《棉紡環錠細紗機牽伸下羅拉》。 本標準與FZ/T92019—2004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范圍中增加了“(集聚紡紗用下羅拉亦可參照執行)”(見第1章); ———刪除了“羅拉的結構型式”,增加了分類和標記(見第3章,2004年版的第3章); ———原表1中注釋移入分類,增加了錠距、錠數項目,增加了螺紋、內螺紋長度的參數及表的注釋和腳注(見3.1.2,3.2表1,2004年版的表1); ———表2中溝槽數z,由數值表示改為以數值范圍表示,并有拓展(見3.2表2,2004年版的表2); ———增加了產品標記(見3.3); ———要求中溝槽羅拉改為喂入下羅拉,滾花羅拉改為中下羅拉,增加了輸出下羅拉(見第4章,2004年版的第4章); ———拓寬了使用材料的范圍(見4.1,2004年版的4.1); ———增加了表面鍍層厚度的要求(見4.3); ———提高了下羅拉鑲接端面表面粗糙度、長度公差、導柱外圓和導孔內圓圓跳動及鑲接圓跳動的要求(見4.5、4.6、4.8、4.11,2004版的4.3、4.5、4.6、4.9); ———將“公差”改為“寬度差”,并改為對輸出下羅拉的要求(見4.10,2004年版的4.8); ———增加了對中下羅拉鑲接后外圓徑向圓跳動的要求(見4.11); ———增加了材料、硬度差、圓度和鑲接跳動的試驗方法(見5.1、5.2、5.7、5.11); ———修改了抽樣方法(見6.3,2004年版的6.3); ———修改了原標準的圖及圖號(見第4章和第5章,2004年版的第4章和第5章)。 本標準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紗、染整機械分技術委員會(SAC/TC215/SC1)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國家紡織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州市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經緯紡織機械專件有限公司、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良紡紡織機械專件有限公司、江陰市東杰紡機專件有限公司、東臺市潤生紡機專件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瑞芬、崔桂生、張恒才、倪俊龍、王宗偉、臧晨東、潘濤、唐國新、張玉紅。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J/JQ1—1982、FZ/T92019—1992、FZ/T92019—200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