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感官分析方法 二-三點檢驗

Sensory analysis method—Duo-trio test
標準號:GB/T 17321-2012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7321-2012
發布時間:2012-06-29
實施時間:2012-11-01
首發日期:1998-04-03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任鳳山、張丙春、呂瀟、錢永忠、王敏、朱志華、毛雪飛、王磊、趙平娟、吳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ICS分類:感觀分析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起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
歸口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確定兩個產品的樣品間是否存在可感覺到的感官差別或相似的程序。本標準方法為強迫選擇程序。本標準適用于單一或幾種感官特性存在的差別。本標準也適用于差別特性未知時(即它既不確定樣品間的差別程度也不確定差別范圍,也沒有任何特性差別跡象)。本標準僅適用于產品相當相似時。本標準適用于下述情況:a) 確定———有感覺差別(二-三點檢驗檢驗差別);———無感覺差別(二-三點檢驗檢驗相似),例如當配料、工藝、包裝、處理或貯藏有一項改變時。b) 用于優選、培訓和檢驗評價員本標準方法的兩種形式:———恒定參比技術,用于評價員對一個產品熟悉時(如樣品來自固定生產線);———平衡參比技術,用于評價員對一個產品不比另一個產品更熟悉時。本標準統計有效性低于三點檢驗(見GB/T12311),但評價員較易實施。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17321—1998《感官分析方法 二-三點檢驗》,與GB/T17321相比,其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了用于優選、培訓和檢驗評價員的內容(見第1章); ———“引用標準”改為“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 ———增加了“術語和定義”、“原理”、“評價員”(見第3章、第4章和第6章); ———刪除了“方法提要”、“設備”和“抽樣”(見1998年版的第4章、第5章和第6章); ———“一般檢驗條件和要求”將具體條件逐項列出(見第5章),而不是引用其他標準(見1998年版的第7章); ———刪除了有關評價員要求,而是作為單獨條詳述(見第6章); ———“檢驗步驟”和“結果表示”(見1998年版的第8章和第9章)更改為“程序”、“結果分析和表述”和“(見第7章和第8章); ———增加了“精密度和偏差”(見第10章); ———附錄A、附錄B內刪除“答案格式”,增加了統計學表格和示例。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10399:2004《感官分析 方法論 二-三點檢驗》(英文版)。與ISO10399:2004相比,本標準做了具有技術性差異的調整,具體調整如下: a) 關于“規范性引用文件”: ———用GB/T10221代替了ISO5492:1992; ———用GB/T13868代替了ISO8589:1988; ———增加了GB/T10220、GB/T12311、GB/T14195和GB/T16291.2。 b) 刪除了國際標準前言,增加了我國標準前言。 c) 7.3原文“注”的內容,編排為標準正文。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任鳳山、張丙春、呂瀟、錢永忠、王敏、朱志華、毛雪飛、王磊、趙平娟、吳偉。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7321—1998。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原理 2 5 檢驗條件和要求 2 6 評價員 3 7 程序 3 8 結果分析與表述 4 9 檢驗報告 4 10 精密度和偏差 5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二-三點檢驗所需正確答案數和評價員數查詢表 6 附錄B(資料性附錄) 示例 10 參考文獻 15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