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臥鋪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sleeper bus construction
標準號:GB/T 16887-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6887-2008
發(fā)布時間:2008-02-03
實施時間:2008-08-01
首發(fā)日期:1997-06-27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周慧慈、馬春新、陳銀亮、王云耀、陳慶娣、張鋒、王華、王濤、戴文娟、萬成林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客車
ICS分類:客車
提出單位: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起草單位: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公路車輛機械有限公司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fā)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guī)定了臥鋪客車結構的安全要求。本標準適用于臥鋪客車。
標準摘要
本標準是對GB/T16887-1997《臥鋪客車技術條件》的修訂。 本標準與GB/T16887-1997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a) 標準的名稱調整為《臥鋪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b) 重新界定了標準的范圍(見第1章)。 c) 修改了引用標準(見第2章)。 d) 對下列5個術語和定義進行了修改:安全腳蹬(見3.1,1997版3.9)、安全腳蹬高(見3.8,1997版3.12)、鋪間高(見3.6,1997版3.6)、上鋪高(見3.7,1997版3.7)、臥鋪縱向間距(見3.5,1997版3.3)。 e) 刪除了下列5 個術語和定義:臥鋪靠背角(1997 版3.8)、G 點(1997 版3.4)、護欄(1997 版3.10)、R′點(1997版3.5)、護欄高(1997版3.11)。 f) 增加了下列術語和定義:R″點(見3.2),GB7258-2004、GB13094-2007、GB/T15089 中的術語。 g) 第4章要求中變化如下: ---防火措施方面增加滅火器安裝位置的規(guī)定和對發(fā)動機艙、燃油箱、燃油供給系統(tǒng)、電氣設備與導線、蓄電池、材料的防火要求(見4.2,1997版4.3.13和4.4.3.2); ---把1997版的側窗改為側窗洞(見4.3,1997版4.3.3); ---修訂了臥鋪寬度尺寸(見4.4.1.1,1997版4.4.1); ---修訂了臥鋪布置(見4.4.1.3,1997版4.4.2),增加了下層鋪面高度要求(見4.4.1.3); ---修訂了側窗處乘員防護方面(見4.4.2,1997版4.4.5.3); ---增加臥鋪客車應設急救用藥物箱的規(guī)定(見4.4.3); ---增加了車廂內應設殺菌除臭味裝置的要求(見4.4.4); ---增加了引道和通道的測量裝置和測量過程,增加了通道表面防滑和通道坡度等的要求(見4.4.5.1~4.4.5.3,1997版4.3.4~4.3.5); ---修訂了應急窗的尺寸、增加了通過性測量模型和測量方法規(guī)定(見4.4.5.4.1 和4.4.6.2, 1997版4.3.2); ---修訂了安全頂窗的規(guī)定(見4.4.5.4.2和4.4.6.2,1997版4.3.2); ---增加了應急窗、撤離艙口、伸縮式踏步、標志、乘客門、動力控制乘客門、自動控制乘客門、應急門、踏步、駕駛員與車組人員艙的聯(lián)絡、冷熱飲機和烹調設備、內艙門、車內照明、乘客門扶手和把手、乘員保護、地板上的活動蓋板、視覺娛樂裝置的規(guī)定(見4.4.6.3和4.5),增加了測量狀態(tài)的規(guī)定(見4.6); ---刪除了1997版中下列內容:后懸(4.1.1)、輪距(4.1.2)、燃油箱容量(4.1.3)、動力性(4.1.4)、橫向加速度作用下的側傾角及轉向特性(4.1.5.2)、平順性(4.1.6)、外觀質量(4.1.7)、發(fā)動機和底盤(4.2.1~4.2.5)、密封性(4.3.6)、加油加水等位置(4.3.9)、暖風與冷氣裝置(4.3.11)、衛(wèi)生間設置(4.3.12)、駕駛區(qū)尺寸(4.3.14)、儀表臺照明及儀表板材料(4.3.15)、駕駛員常用裝置的位置(4.3.16)、車內照明裝置的要求(4.3.17)、臥鋪客車的視野要求(4.3.18)、對地板的要求(4.3.19)、對臥鋪材料的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4.4.3.1)、可調式臥鋪墊長度(4.4.1a)、臥鋪靠背角調節(jié)范圍(4.4.1c___________)、臥鋪舒適性(4.4.4)、臥鋪和調節(jié)器的要求(4.4.5.2)、臥鋪扶梯(4.4.5.6)、臥鋪外觀質量(4.4.6)、電氣設備及電氣線路(4.5)、試驗方法(5)、檢驗規(guī)則(6)、標志運輸貯存(7)。 本標準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公路車輛機械有限公司、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亞星?奔馳有限公司、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金樺林科貿有限公司、西安西沃客車有限公司、桂林大宇客車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慧慈、馬春新、陳銀亮、王云耀、陳慶娣、張鋒、王華、王濤、戴文娟、萬成林。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GB/T16887-199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