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gh-voltage alternating-current circuit-breakers
標準號:GB 1984-2014
本標準適用于設計安裝在戶內或戶外且運行在頻率50Hz、電壓為3000V 及以上的系統中的交流斷路器。本標準僅適用于三相系統中的三極斷路器和單相系統中的單極斷路器。用于單相系統中的兩極斷路器及用于頻率低于50Hz時應遵從制造廠和用戶之間的協議。本標準也適用于斷路器的操動機構和其輔助設備。然而,本標準不涉及僅依靠人力操動合閘機構的斷路器,因為它不能規定額定短路關合電流,而且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這種僅靠人力操作的方式是不應該提倡的。具有預定的極間不同期性的斷路器見GB/T30846—2014;具有單極自動重合閘功能的斷路器包含在本標準的范圍內。注1:在某些情況下,具有預定的極間不同期性的斷路器可以按照本標準進行試驗。例如,對于機械錯列極的設計,可以按照本標準進行三相直接試驗。對于合成試驗,確定最適合的試驗時,特別是與試驗電流、恢復電壓和瞬態恢復電壓相關的,由用戶和制造廠之間協商。本標準不涉及用于電力牽引設備的移動電站中的斷路器,它們包含在IEC60077[1]1)中。1) 方括號中的數字見參考文獻。安裝在發電機和升壓變壓器之間的發電機斷路器也不包含在本標準的范圍內。感性負載開合包含在GB/T29489—2013中。涉及具有機械脫扣裝置或不能失效的裝置的自脫扣斷路器可參照本標準。與線路串聯電容器及其保護設備并聯作為旁路開關的斷路器不包含在本標準的范圍內。它們包含在GB/T28565—2012和IEC60143-2[3]中。注2:驗證在異常條件下性能的試驗應根據制造廠和用戶之間的協議。這些異常條件是:如由于長線路或電纜突然失掉負荷時可能出現電壓高于斷路器額定電壓的情況。
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除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1984—2003《高壓交流斷路器》,與GB1984—2003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按照GB/T11022—2011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增加了額定電壓1100kV 及相關參數; ———增加術語和定義,如“中性點有效接地系統、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電纜系統、線路系統、S1級斷路器、S2級斷路器、操動機構、動力傳動鏈、替代的操動機構、最短開斷時間”; ———增加了“X射線發射”和“腐蝕”的相關要求和試驗; ———型式試驗中增加了型式試驗有效期的具體要求; ———型式試驗中增加了“輔助和控制回路的附加試驗”; ———型式試驗中對“電磁兼容性(EMC)試驗”增加了相關要求; ———型式試驗中對“基本短路試驗方式”增加了“非對稱判據”; ———為了與GB/T11022—2011保持一致,編輯性增加“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一章; ———增加了附錄L“額定電壓1kV 以上,100kV 以下斷路器TRV 修正的注解”; ———增加了附錄M“額定電壓3.6kV 及以上,126kV 以下斷路器開斷變壓器限制的故障的要求”; ———增加了附錄N“機械特性的應用和相關要求”(編輯性調整); ———增加了附錄O“金屬封閉和落地罐式斷路器的短路和開合試驗程序的導則”; ———增加了附錄P“非對稱故障狀態下(T100a)TRV 參數的計算”; ———增加了附錄Q“非對稱試驗方式T100a中,非對稱判據應用的例子”; ———增加了附錄R“帶有分閘電阻的斷路器的要求”; ———增加了附錄S“本標準與IEC62271-100:2008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 ———增加了附錄T“本標準與IEC62271-100:2008的章條編號對照”。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2271-100:2008《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第100部分:交流斷路器》。 本標準與IEC62271-100:2008相比存在技術性差異,這些差異所涉及的條款已通過在其外側頁邊 空白處位置的垂直單線(|)進行了標識,附錄S中給出了相應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一覽表。 本標準對IEC62271-100:2008部分章條編號作了編輯性修改,附錄T中給出了本標準與IEC62271-100:2008章條編號對照情況。 本標準與IEC62271-100:2008的主要差異: ———適用范圍:根據我國電網實際情況,刪除了IEC62271-100:2008中的額定頻率60Hz的有關內容,適用的系統的最低電壓由IEC62271-100:2008的1000V 改為3000V; ———額定電壓:刪除了與我國電網無關的額定電壓值,按照GB/T11022—2011(或GB/T156)中所列的電壓給出; ———刪除了3.8“定義索引”; ———增加了額定電壓40.5kV 和1100kV 及相關參數; ———端子靜負載試驗,將表14中的252kV~363kV 的縱向水平拉力由1250N 改為1500N;將550kV~800kV 的縱向水平拉力1750N 和垂直水平拉力1250N 分別改為2000N 和1500N;并增加了1100kV 的參數要求; ———并聯脫扣器動作的最低電源電壓,根據GB/T11022—2011的5.8的要求,將5.8.103中的“20%”改為“30%”; ———6.108“單相和異相接地故障試驗”中的6.108.3“試驗方式”,將“試驗方式由一個單獨的開斷操作組成”改為“試驗方式由一個額定操作順序組成”; ———8.103.6中額定短路持續時間的標準值,根據GB/T11022—2011的4.8的要求,由“1s”改為“2s”;推薦值由“0.5s、2s和3s”改為“3s和4s”; ———表21中,額定電壓3.6kV 及以上126kV 以下S1級斷路器的預期瞬態恢復電壓的標準值, T10和T30的振幅系數由“1.6”和“1.7”改為“1.5”和“1.5”。 本標準應與GB/T11022—2011一起使用,除非標準中另有規定,本標準參照GB/T11022—2011。 為了簡化相同要求的表述,本標準的章條號與GB/T11022—2011相同。對于補充在同一引用標題下的新增的條款從101開始編號。 本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高壓開關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5)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河北省電力科學院、施耐德電氣華電開關(廈門)有限公司、ABB(中國)有限公司、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西安西電高壓開關有限責任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新東北電氣(集團)高壓開關有限公司、機械工業高壓電器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西門子高壓開關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北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伊頓(EATON)公司、北京科銳配電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錦州錦開電器集團 有限責任公司、庫柏耐吉(寧波)電氣有限公司、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森源開關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天靈開關廠有限公司、蘇州阿爾斯通高壓電氣開關有限公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田恩文、李鵬、張實。 本標準起草人:張文兵、孔祥軍、潘瑾、張海峰、周小琳、謝建波、吳鴻雁、王建西、王傳川、閻關星、孫永恒、楊英杰、馬炳烈、石鳳翔、沈威、雷小強、楊欽、劉莉、胡兆明、成守勇、劉成學、祝存春、王巖、譚燕、吳釗、聶小龍、鄭占鋒、呂廣潛、張姝、楊夙峰、王天祥、張文波、楊新潔、王向克。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1984—1980、GB1984—1989、GB1984—2003; ———GB4474—1984、GB/T4474—1992; ———GB/T7675—1987。 |
前言 Ⅴ 1 概述 1 2 正常和特殊使用條件 2 3 術語和定義 2 4 額定值 18 4.1 概述 18 4.2 額定電壓(Ur) 19 4.3 額定絕緣水平 19 4.4 額定頻率(fr) 19 4.5 額定電流和溫升 19 4.6 額定短時耐受電流(Ik) 19 4.7 額定峰值耐受電流(Ip) 19 4.8 額定短路持續時間(tk) 19 4.9 合、分閘裝置和輔助、控制回路的額定電源電壓(Ua) 19 4.10 合、分閘裝置和輔助回路的額定電源頻率 19 4.11 絕緣、操作和/或開斷用的壓縮氣源的額定壓力 20 4.101 額定短路開斷電流(Isc) 20 4.102 與額定短路開斷電流相關的瞬態恢復電壓 20 4.103 額定短路關合電流 26 4.104 額定操作順序 26 4.105 近區故障特性 27 4.106 額定失步關合和開斷電流 28 4.107 額定容性開合電流 28 4.108 感性負載開合 30 4.109 額定時間參量 30 4.110 機械操作的次數 31 4.111 斷路器按照電壽命的分類 31 5 設計與結構 31 5.1 斷路器中液體的要求 31 5.2 斷路器中氣體的要求 32 5.3 斷路器的接地 32 5.4 輔助設備 32 5.5 動力合閘 32 5.6 儲能合閘 32 5.7 不依賴人力的操作 33 5.8 脫扣器的操作 33 5.9 低壓力和高壓力閉鎖裝置 34 5.10 銘牌 34 5.11 聯鎖裝置 35 5.12 位置指示 35 5.13 外殼的防護等級 35 5.14 爬電距離 35 5.15 氣體和真空的密封 35 5.16 液體的密封 36 5.17 易燃性 36 5.18 電磁兼容性(EMC) 36 5.19 X射線發射 36 5.20 腐蝕 36 5.101 單合和單分操作時的極間同期性要求 36 5.102 操作的一般要求 36 5.103 操作用流體的壓力極限 36 5.104 排逸孔 37 6 型式試驗 37 6.1 總則 37 6.2 絕緣試驗 39 6.3 無線電干擾電壓(ri..v.)試驗 42 6.4 主回路電阻的測量 42 6.5 溫升試驗 42 6.6 短時耐受電流和峰值耐受電流試驗 43 6.7 防護等級的檢驗 43 6.8 密封試驗 43 6.9 電磁兼容性(EMC)試驗 44 6.10 輔助和控制回路的附加試驗 44 6.11 真空滅弧室的X射線試驗程序 45 6.101 機械和環境試驗 45 6.102 關合和開斷試驗的各項規定 53 6.103 短路關合和開斷試驗的試驗回路 70 6.104 短路試驗參數 71 6.105 短路試驗程序 81 6.106 基本短路試驗方式 81 6.107 臨界電流試驗 87 6.108 單相和異相接地故障試驗 87 6.109 近區故障試驗 89 6.110 失步關合和開斷試驗 92 6.111 容性電流開合試驗 93 6.112 E2級斷路器關合和開斷試驗的特殊要求 104 7 出廠試驗 105 7.1 主回路的絕緣試驗 105 7.2 輔助和控制回路的試驗 106 7.3 主回路電阻的測量 106 7.4 密封性試驗 106 7.5 設計和外觀檢查 106 7.101 機械操作試驗 106 8 斷路器運行的選用導則 108 8.101 概述 108 8.102 運行條件下額定值的選擇 109 8.103 故障條件下額定值的選擇 110 8.104 標稱電壓3kV以上35kV及以下網絡中電壽命的選擇 113 8.105 容性電流開合的選擇 114 9 與詢問單、標書和訂單一起提供的資料 114 9.101 與詢問單和訂單一起提供的資料 114 9.102 與標書一起提供的資料 115 10 運輸、儲存、安裝、運行和維護規則 117 10.1 運輸、儲存和安裝的條件 117 10.2 安裝 117 10.3 運行 122 10.4 維護 122 11 安全性 122 12 產品對環境的影響 122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根據額定特性對近區故障的瞬態恢復電壓的計算 170 附錄B(規范性附錄) 型式試驗中試驗參量的公差 178 附錄C(資料性附錄) 型式試驗的記錄及報告 186 附錄D(規范性附錄) 短路功率因數的確定 189 附錄E(資料性附錄) 回路預期瞬態恢復電壓包絡線的畫法及特征參數的確定方法 190 附錄F(規范性附錄) 確定預期瞬態恢復電壓波形的方法 194 附錄G (資料性附錄) 引入E2級斷路器的理論基礎 208 附錄H (資料性附錄) 單個及背對背電容器組的涌流 209 附錄I(資料性附錄) 解釋性的注解 213 附錄J(資料性附錄) 近區故障試驗試驗電流及線路長度的公差 217 附錄K (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中使用的符號和縮寫表 219 附錄L(資料性附錄) 額定電壓1kV以上,100kV以下斷路器TRV修正的注解 227 附錄M (規范性附錄) 額定電壓3.6kV 及以上,126kV 以下斷路器開斷變壓器限制故障 的要求 230 附錄N (規范性附錄) 機械特性的使用和相關要求 233 附錄O (資料性附錄) 金屬封閉和落地罐式斷路器的短路和開合試驗程序的導則 235 附錄P(規范性附錄) 非對稱故障條件下(T100a)TRV參數的計算 245 附錄Q (資料性附錄) 非對稱試驗方式T100a中,非對稱判據應用的例子 249 附錄R (規范性附錄) 帶有分閘電阻的斷路器的要求 255 附錄S(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與IEC62271-100:2008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 268 附錄T(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與IEC62271-100:2008的章條編號對照 269 參考文獻 270 |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