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電視廣播接收機電子式調諧器基本參數及測量方法

Basic parameter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electronic tuner for receivers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 transmissions
標準號:GB/T 8496-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8496-2011
發布時間:2011-10-31
實施時間:2012-02-01
首發日期:1987-12-28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陳仁偉、卜炳策、常趙軍、梁小兵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錄制設備
ICS分類:電視接收機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
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成都旭光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慶佳電子有限公司、松下電器研究開發(中國)有限公司、蘇州勝利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科爾華電子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2)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2)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電視廣播接收機電子式調諧器的基本參數及測量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電視廣播接收機用甚高頻/特高頻(VHF/UHF)電子式調諧器。錄像機用電子式調諧器也可參照使用。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是對GB/T8496—1987《電視廣播接收機電子式調諧器基本參數及測量方法》的修訂。 本標準與GB/T8496—1987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a) 根據目前技術及產品狀況對功率增益、噪聲系數兩個指標進行了調整。 b) 根據目前各廠家實際測試所用的測試儀器與方法對高頻幅頻特性、反射損耗的測量方法進行了修改。 c) 原有標準中輸入端本振干擾電壓、本振輻射干擾場強已無法滿足新的相關國標的電磁干擾與抗干擾特性要求。本次修訂將這兩項指標合并為一條———電磁兼容特性要求,并引用了新的相關國標,分別為:GB13837和GB/T9383。 d) 外形安裝尺寸要求改為“按廠家技術規范”,同時刪去附錄B。 e) 由于原標準制定時間較早,其格式已不符合GB/T1.1—2009的要求,修訂中對標準格式進行了修改。 本標準代替GB/T8496—1987《電視廣播接收機電子式調諧器基本參數及測量方法》。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2)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成都旭光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慶佳電子有限公司、松下電器研究開發(中國)有限公司、蘇州勝利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科爾華電子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仁偉、卜炳策、常趙軍、梁小兵。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8496—1987。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總則 1 3.1 接收頻道 1 3.2 中間頻率 1 3.3 輸入阻抗 1 3.4 輸出阻抗 1 3.5 工作電壓 1 3.6 測量條件 1 4 電氣性能 2 4.1 本振頻率覆蓋范圍 2 4.2 高頻復合性幅頻特性 2 4.3 中頻幅頻特性 3 4.4 總幅頻特性 3 4.5 功率增益 3 4.6 噪聲系數 4 4.7 輸入端反射損耗 4 4.8 最大輸入信號電平 5 4.9 假象抑制比 5 4.10 中頻抑制比 6 4.11 高低頻道干擾抑制比 6 4.12 差頻干擾抑制比 37 4.13 彩色副載波干擾抑制比 7 4.14 交擾調制抑制能力 9 4.15 本振頻率溫度漂移 9 4.16 自動頻率控制(AFC)靈敏度 10 4.17 電磁兼容特性 11 5 機械性能 11 5.1 外形安裝尺寸 11 5.2 外觀質量 11 5.3 端子強度 11 5.4 插座分離力 12 6 其他 12 6.1 模擬雷擊試驗 12 6.2 天線耐壓試驗 12 6.3 敲擊試驗 13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我國電視頻道頻率劃分表 1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