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保健用熒光紫外燈 測量和規范方法

Fluorescent ultraviolet lamps used for tanning—Measurement and specification method
標準號:GB/T 21096-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1096-2013
發布時間:2013-12-31
實施時間:2014-1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華樹明、張偉,、吳永強、侯民賢、郭朋鑫、潘建根、張九六、陳國凱、段彥芳、趙秀榮、江姍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電氣照明綜合
ICS分類:
17.240;29.140.01;97.170
提出單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杭州漢光照明有限公司、杭州鼎盛科技儀器有限公司、浙江晨輝照明有限公司、杭州遠方光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為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德清縣藍鳥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北京電光源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24)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24)
標準簡介
本標準給出了用于保健目的熒光紫外燈的性能規定以及測量和評估方法,包括涉及這種燈標志的具體要求。上述建議只涉及型式試驗。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0.2—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21096—2007《保健用紫外燈的紫外輻射規定和測量方法》,與GB/T21096—2007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刪除了標準適用范圍中的高強度放電燈及術語定義、一般測量條件等中的相關條款(2007年版第1章); ———增加了規范性文件IEC60081:2005、IEC60901:2007、IEC62471:2006(見第2章); ———增加了標稱值和額定值的定義(見3.10、3.11); ———一般測量條件中增加了關于試驗電壓和鎮流器工作頻率的說明(見4.4、4.5); ———增加了試驗要求部分關于紫外測量附加要求和電氣測量要求的說明(見5.1); ———刪除了關于總光譜輻射通量的測量說明,并在計算中用光譜輻射照度代替,且增加了關于光譜輻射通量測量系統的注解說明(見5.2、第6章,2007年版5.2); ———將光譜輻射度的測量范圍改為250nm~400nm 范圍,且增加了針對非黑色素皮膚癌(NMSC)的相關說明(見第6章、第7章,2007年版6.1); ———增加了測量計算過程中關于校正系數的說明(見6.3); ———增加了對燈說明書和標志的信息要求(見第7章、第8章); ———增加了關于紫外作用光譜加權系數的附錄B(見附錄B)。 本標準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EC61228:2008《保健用熒光紫外燈測量和規范方法》。 與本標準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2900.65—2004 電工術語 照明(IEC60050-845:1987,MOD)———GB4706.85—2008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紫外線和紅外線輻射皮膚器具的特殊要求 (IEC60335-2-27:2004,IDT) ———GB/T10682—2010雙端熒光燈 性能要求(IEC60081:2005,NEQ) ———GB/T17262—2011單端熒光燈 性能要求(IEC60901:2007,NEQ) 本標準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24)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杭州漢光照明有限公司、杭州鼎盛科技儀器有限公司、浙江晨輝照明有限公司、杭州遠方光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為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德清縣藍鳥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北京電光源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華樹明、張偉,、吳永強、侯民賢、郭朋鑫、潘建根、張九六、陳國凱、段彥芳、趙秀榮、江姍。 本標準于2007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