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連鑄保護渣 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高氯酸脫水重量法

Continuous casting mold powder.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dioxide content. Perchloric acid dehydration gravimetic method
標準號:YB/T 190.1-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YB/T 190.1-2015
發布時間:2015-04-30
實施時間:2015-10-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冶金工業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倪建、張曉臣、黃玉森、梁瀟、張東生、張磊、仇金輝、王姜維、盧春生
出版機構:冶金工業出版社
標準分類: 冶金輔助原料礦
ICS分類:非金屬礦
起草單位:首鋼總公司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門: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高氯酸脫水重量法測定連鑄保護渣二氧化硅含量的原理、試劑、試樣、操作步驟、結果計算和允許差。本部分適用于連鑄保護渣中二氧化硅含量質量分數為20.00%~50.00% 的測定。
標準摘要
YB/T 190《連鑄保護渣》分為13個部分: ——第1部分:連鑄保護渣 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高氯酸脫水重量法 ——第2部分:連鑄保護渣 氧化鋁含量的測定 EDTA滴定法 ——第3部分:連鑄保護渣 總鈣含量的測定 EGTA滴定法 ——第4部分:連鑄保護渣 氧化鎂含量的測定 CyDTA滴定法 ——第5部分:連鑄保護渣化學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氧化鉀、氧化鈉含量 ——第6部分:連鑄保護渣 游離碳含量的測定 燃燒氣體容量法和紅外線吸收法 ——第7部分:連鑄保護渣 總碳含量的測定 燃燒氣體容量法和紅外線吸收法 ——第8部分:連鑄保護渣 鐵含量的測定 鄰菲羅啉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9部分:連鑄保護渣 氧化鋰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0部分:連鑄保護渣 氟含量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 ——第11部分:連鑄保護渣 氧化錳含量的測定 高碘酸鈉(鉀)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2部分:連鑄保護渣 三氧化二硼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第13部分:連鑄保護渣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鈣、氧化鎂、全鐵含量的測定 波長色X射線熒光光譜法 本部分為YB/T 190的第1部分。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YB/T 190.1-2001《連鑄保護渣化學分析方法 高氯酸脫水重量法測定二氧化硅含量》,與YB/T 190.1-2001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6.2中試料量為0.25g; ——修改了6.4.7中灼燒溫度為1100℃。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首鋼總公司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倪建、張曉臣、黃玉森、梁瀟、張東生、張磊、仇金輝、王姜維、盧春生。 本標準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YB/T 190.1-2001。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