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聲學 軌道機車車輛發射噪聲測量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railbound vehicle
標準號:GB/T 5111-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5111-2011
發布時間:2011-12-30
實施時間:2012-05-01
首發日期:1985-04-20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馬筠、程明昆、孫成龍、辜小安、焦大化、呂亞東、周裕德、祝文英、尹銚、彭鋒、徐欣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聲學計量
ICS分類:聲學和聲學測量
提出單位:中國科學院
起草單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節能環保勞衛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7)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7)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鐵路機車車輛或其他各種軌道機車車輛發射噪聲級和頻譜的測量條件,以便獲得可再現和可比較的測量結果。但不包括運行中的線路養護車輛。本標準適用于:———型式試驗;———周期性監督檢驗;———常規噪聲測試;———環境評價測量。結果可用于:———表征被測列車發射噪聲特性;———在特殊區段內比較各類型車輛發射噪聲;———獲取列車基本聲源數據。本標準規定的測試方法為工程級(2級,準確度為±2dB)。按GB/T19052的規定,工程級是作為噪聲公示優先采用的等級。加速或減速測試試驗規定的方法為簡易級。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3095:2005《軌道應用 聲學 軌道機車車輛發射噪聲測量》。 為了方便比較,在資料性附錄E中列出了本國家標準章條編號與ISO3095:2005章條編號的對照一覽表。 本標準與ISO3095:2005的技術差異已編入正文,并在他們所涉及的條款的頁邊空白處用垂直單線標識。在附錄F中給出了這些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的一覽表以供參考。 本標準代替GB/T5111—1995《聲學 鐵路機車車輛輻射噪聲測量》。 本標準與GB/T5111—1995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本標準與ISO3095:2005(E)的一致性程度為修改;前一版本采用ISO3095:1994(E);增加了本標準的前言; ———在“范圍”中,增加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測量結果的應用及工程級和簡易級2種測試試驗方法;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的內容; ———增加了“列車”、“軌道機車車輛發射噪聲的型式試驗”、“環境評價測量”、“粗糙度級”、“AF計權最大聲壓級”、“單次事件聲級”、“通過暴露聲級”、“測量時間段T 和列車通過時間Tp”(分別見3.1、3.2、3.4、3.6、3.10、3.13、3.14和3.15)8條術語和定義;刪除了原標準中“機車車輛輻射噪聲”、“鐵路背景噪聲”2條術語和定義; ———刪除原標準中“4 基本技術要求”及其內容; ———增加了關于儀器的有關規定; ———在“測量的量”中詳細規定了勻速行駛列車測量的量、定置車輛的測量量、加速或制動試驗的測量量;詳細規定了頻率分析時的技術要求;對于覺察帶有有調特性的噪聲的測量要求等內容; ———增加了“試驗條件”的詳細規定; ———增加了“試驗步驟”的詳細規定; ———在“測試報告”中,細化了測試報告中應包含的內容; ———增加了附錄B~附錄F; ———在附錄A 中,增加了站臺和停車點噪聲的附加測試、橋上噪聲的附加測試內容。 本標準由中國科學院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7)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節能環保勞衛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馬筠、程明昆、孫成龍、辜小安、焦大化、呂亞東、周裕德、祝文英、尹銚、彭鋒、徐欣。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4 測量的量 5 5 儀器 6 6 試驗條件 6 7 測試方法 9 8 測試報告 11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附加測試 12 附錄B(資料性附錄) 軌道粗糙度測量技術要求 14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確定鋼軌粗糙度譜限值的步驟 18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包括軌道動力學在內的軌道噪聲主要影響參數 22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章條編號與ISO3095:2005章條對照 23 附錄F(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與ISO3095:2005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 24 參考文獻 25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