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使用低比特率視頻通信的手語和唇讀實時會話應用配置

Application profile—Sign language and lip-reading real-time conversation using low bit-rate video communication
標準號:GB/T 28513-2012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8513-2012
發布時間:2012-06-29
實施時間:2012-10-01
首發日期:2012-06-29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聶秀英、陳曦、劉建梅、盛敏雙、陳守剛、陳建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計算機應用
ICS分類:信息技術在其他領域中的應用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廣州殘疾人學院、中國廣播電視大學
歸口單位: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使用具有或不具有可讀語音的手語和唇讀,用于人對人會話的視頻通信系統所需要的特性。給出了確保成功的會話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描述了對手語和唇讀性能評估的方法。本標準建議除了相關的視頻編碼協議外還應考慮的因素。如終端設計以及用做手語和唇讀的終端所使用的環境。包括評估手語的視頻通信的視頻測試序列。本標準適用于使用具有或不具有可讀語音的手語和唇讀,用于人對人會話的視頻通信系統的研發、生產、應用和驗收測試。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TU-T H.supp1《使用低比特率視頻通信的手語和唇讀實時會話應用配置》(1999年英文版)。 本標準與ITU-T H.supp1(1999年英文版)相比在結構上基本一致,內容上的主要不同點在于采用了中國手語和唇讀視頻序列和中國手語錄制的視頻測試內容,而ITU-T H.supp1(1999年英文版)中的相應內容是英文手語和唇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標準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廣州殘疾人學院、中國廣播電視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聶秀英、陳曦、劉建梅、盛敏雙、陳守剛、陳建。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縮略語 1 5 再現手語和唇讀的基本需求 2 5.1 基本特征 2 5.2 時間分辨力要求 2 5.3 空間分辨力要求 6 5.4 保真度 7 5.5 延時 7 5.6 同步 7 5.7 性能要求 7 6 性能驗證 8 6.1 參考資料 8 6.2 性能評估 8 7 對終端實施者的建議 9 8 對用戶的建議 9 9 擴展應用范圍 9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手語視頻測試集技術描述 10 A.1 技術描述 10 A.2 手語內容 10 A.3 一般的標記內容 11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