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4946-2008
發布時間:2008-06-18
實施時間:2009-02-01
首發日期:1985-02-28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于文蓮、魏靜、王軍兵、陳會明、周新、王立峰、孫鑫、王崢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ICS分類:
01.040.71;71.040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化化工標準化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于1985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本標準代替GB/T4946—1985《氣相色譜法術語》。本標準規定了氣相色譜法的一般術語、儀器、固定相和流動相、色譜參數、色譜圖及其他、符號。本標準適用于氣相色譜法。
標準摘要
本標準代替GB/T4946-1985《氣相色譜法術語》。 本標準與前版GB/T4946-1985的主要技術差異為: ---2.1氣相色譜法增加了對方法的解釋它利用物質在流動相中與固定相中分配系數的差異,當兩相作相對運動時,被測樣品組分在兩相之間進行反復分配,隨著流動相(氣體)的移動也可以有距離,最后被測樣品組分得到分離測定。; ---增加了2.4填充氣相色譜法; ---增加了3.1.4.1部分二維氣相色譜儀(GC+GC); ---增加了3.1.4.2全二維氣相色譜儀(GC×GC); ---增加了3.1.6反應氣相色譜儀; ---增加了3.1.7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 ---增加了3.1.8氣相色譜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聯用儀(GCFTIR); ---增加了3.5.2.1.4處壁空心柱; ---增加了3.5.2.3化學鍵合空心柱; ---增加了3.5.2.4化學交聯空心柱; ---增加了3.5.3液膜厚度; ---增加了3.5.4涂漬效率; ---增加了3.5.7柱壽命; ---增加了3.6.4.5.1脈沖火焰光度檢測器(PFPD); ---增加了3.6.4.7原子發射檢測器(AED); ---增加了3.6.4.8質譜檢測器(MSD); ---增加了3.6.4.9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 ---將2.9微處理機改為3.9數據處理系統; ---將4.15校正因子改為5.15定義改為: 進入檢測器中組分的量與檢測器產生的相應峰值的比值。組分犻的量和峰值分別用質量和峰面積表示,校正因子的表達式為: 犳犻= 犿犻/犃犻 ---增加了5.15.1相對(定量)校正因子; ---增加了6.13峰面積百分比法; ---將5.13歸一法改為6.14 歸一化法,定義改為將樣品中所有組分含量之和定為100%,計算其中某一組分含量百分數的定量方法。組分各自的峰值要用相應的相對定量校正因子校準。; ---第7章符號增加了犉c、犜e、犜i、犜o、犳M 、犳V、犳m; ---第7章符號中參比物質改為內標物質; ---附錄B增加了B.1峰面積百分比法。 本標準附錄A、附錄B均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化化工標準化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于文蓮、魏靜、王軍兵、陳會明、周新、王立峰、孫鑫、王崢。 本標準于1985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