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污染物生物毒性 第1部分:分級

Biological toxicity for pollutants from marin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 Part 1: Grading
標準號:GB 18420.1-2009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 18420.1-2009
發布時間:2009-03-11
實施時間:2009-11-01
首發日期:2001-08-28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吳進孝、黃韌、鄭琰晶、魏社林、周錦、王穎、王國棟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海洋環境物質分析方法
ICS分類:液態廢物、污水
提出單位:國家海洋局
起草單位: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
歸口單位: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83)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海洋局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作業中使用或生成后并排入海洋中的部分污染物在不同海區的生物毒性檢驗的頻率和容許值,并對樣品的檢驗方法、結果判定等提出了要求。本部分適用于海洋石油勘探開發作業中使用或生成后并排入海洋中的鉆井液、基液、鉆屑和生產水的生物毒性分級,本部分限定外的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分級參照使用。
標準摘要
本部分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污染物生物毒性》分為兩個部分: ———第1部分:分級 ———第2部分:檢驗方法 本部分為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8420.1—2001《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污染物生物毒性分級》。 本部分與GB18420.1—200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將有關“泥漿”的術語和定義修改為有關“鉆井液”的術語和定義(2001年版的3.4和3.5,本版的3.4和3.6); ———增加了“合成基鉆井液”、“基液”的術語和定義(本版的3.4.3和3.5); ———增加了對基液和合成基鉆井液的生物毒性分級要求(本版的6.1.1、6.1.2、6.2.1和6.2.2); ———調整了鉆屑和生產水的生物毒性分級要求(2001年版的5.3、6.2和6.3,本版的6.1.3、6.1.4和6.2.3)。 本部分由國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3)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吳進孝、黃韌、鄭琰晶、魏社林、周錦、王穎、王國棟。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18420.1—2001。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