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橡膠中鐵含量的測定1,10-菲羅啉光度法

Rubber-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1,10-Phenanthroline photometric metho
標準號:GB/T 11202-200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1202-2003
發布時間:2003-01-10
實施時間:2003-07-01
首發日期:1989-03-31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馬琳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橡膠制品綜合
ICS分類:橡膠
提出單位:原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
起草單位:中橡集團沈陽橡膠制品研究設計院
歸口單位: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主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用1,10-菲啰啉光度法測定橡膠中鐵行列的方法。本標注適用于鐵含量在5.0mg/kg~1000mg/kg的生膠、混煉膠和硫化橡膠。對于較高和較低的鐵含量的樣品可通過適當調整試樣質量和試液的濃度進行測定。
標準摘要
本標準對應于國際標準ISO1657:1986《生膠和膠乳鐵含量的測定1,10一菲哆琳光度法》,與ISO1657:1986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準代替GB/T11202-1989《橡膠中鐵含量的測定1,10一菲呷琳光度法》,因為國際上的發展原標準在技術上已過時。 本標準根據ISO1657:1986重新起草,其技術性差異及原因如下:-本標準適用范圍用生膠、混煉膠和硫化橡膠代替ISO1657:1986的生膠和膠乳(1);適用范圍增加了,使本標準應用更廣泛。 -本標準刪去ISO1657:1986有關膠乳中鐵含量的測定內容(1),因為膠乳的鐵含量的測定另有國家標準GB/T8289-2000,有關膠乳中鐵含量的測定內容及引用標準(2)本標準不涉及。 -本標準增加硫化膠的取樣方法及混煉膠參照硫化膠的取樣方法進行取樣(7)因為適用對象的改變,取樣方法也作相應調整。同時在引用標準時也比ISO6101-5:199。多引用了GB/T17783《硫化橡膠樣品和試樣的制備化學試驗)(2)e-本標準增加了有關殘渣的除硅方法(8.1)。并為除硅在試劑一節中增加氫氟酸、硫酸、鹽酸溶液(4),這樣可以排除試樣中含硅化合物的干擾,減少系統誤差,提高測試精度。 -本標準用高溫爐能控制的溫度550℃士25℃或950℃士250C代替ISO6101-5:1990的550℃士250C(5.3,8.1)。因為有時在5500C士25℃不能灰化完全,須在950℃士25℃才能灰化完全為便于使用,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體積單位由ISO的cm改為mL;分析步驟敘述編排上與ISO略有不同。 本標準與前一版本相比主要變化如下:-配制標準溶液的試劑由高純鐵粉(純度質量分數99.99%)改為六水合硫酸亞鐵按(純度質 量分數99.9%)(1989年版的4.8;本版的4.7);-在引用標準部分,增加引用了GB/T17783《硫化橡膠樣品和試樣的制備化學試驗》(本版的2),本標準由原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橡標委通用化學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TC35/SCID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橡集團沈陽橡膠制品研究設計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馬琳。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