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表面化學分析 分析樣品的制備和安裝方法指南

Surface chemical analysis—Guidelines for preparation and mounting of specimens for analysis
標準號:GB/T 30815-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30815-2014
發布時間:2014-06-24
實施時間:2015-0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水菊、時海燕、李展平、姚文清、岑丹霞、劉芬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ICS分類:化學分析
提出單位: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8)
起草單位:廈門愛勞德光電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歸口單位: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8)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提供了表面化學分析樣品安裝和表面處理方法的指導。目的是幫助分析人員理解在使用俄歇電子能譜、二次離子質譜和 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表面分析技術進行分析時,所必需的專門樣品處理條件。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18116:2005《表面化學分析 分析樣品的制備和安裝方法指南》。 與本標準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22461—2008 表面化學分析 詞匯(ISO18115:2001,IDT) 本標準由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8)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廈門愛勞德光電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水菊、時海燕、李展平、姚文清、岑丹霞、劉芬。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符號和縮略語 1 5 一般要求 1 6 樣品的視檢 1 7 樣品注意事項 2 7.1 樣品的來歷 2 7.2 探測的信息 2 7.3 已使用其他分析技術分析過的樣品 2 8 樣品污染的來源 2 8.1 工具、手套、固定物和類似的材料 2 8.2 暴露于氣體 3 8.3 暴露于儀器真空 3 8.4 暴露于電子、離子或 X射線 3 8.5 分析室的污染 3 9 樣品的保存和傳遞 3 9.1 保存時間 3 9.2 保存容器 4 9.3 溫度和濕度 4 9.4 樣品傳遞 4 10 樣品安裝步驟 4 10.1 常規步驟 4 10.2 粉末和微粒 4 10.3 線、纖維和細絲 5 10.4 支架固定 5 10.5 減小分析過程的熱損傷 5 11 減小樣品荷電的方法 5 11.1 概述 5 11.2 導電掩膜、柵網、包裹或鍍膜 5 11.3 中和槍 6 11.4 電子束和離子束 6 12 樣品制備技術 6 1 概述 6 12.2 機械分離 6 12.3 減薄與去除 6 12.4 基材的去除 7 12.5 切片技術 7 12.6 覆蓋層的生長 8 12.7 溶劑 8 12.8 化學刻蝕 8 12.9 離子濺射 8 12.10 等離子刻蝕 9 12.11 加熱 9 12.12 紫外線照射 10 13 斷裂、解理和劃刻 10 13.1 斷裂 10 13.2 解理 10 13.3 劃刻 10 14 特殊的樣品處理技術 11 14.1 放氣樣品的預抽真空 11 14.2 粘性液體 11 14.3 溶質余渣 11 參考文獻 12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