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snakehead (Channa argus)
標準號:DB33/T 396-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DB33/T 396-2014
發布時間:2014-12-31
實施時間:2015-01-31
首發日期:
起草人:黃鮮明、李飛、沈勤松
標準分類: 淡水養殖與產品
ICS分類:捕撈和水產養殖
提出單位: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起草單位: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歸口單位:浙江省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主管部門:浙江省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烏鱧養殖的環境條件、親魚要求及繁殖、苗種培育、成鱧養殖、鱧病防治和捕撈方法等技術內容。本標準適用于烏鱧人工繁育和養殖生產。
標準摘要
本標準依據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DB33/T 396.1-2003《無公害烏鱧 第1部分 養殖技術規范》。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修改了烏鱧養殖池應具備的條件(見3.3,2003版的4.1); ——改進了烏鱧注射劑量的技術(見5.4.1,2003版的6.3.1); ——改進了烏鱧配對產卵的技術(見5.4.3,2003版的6.3.3); ——改進了烏鱧卵子收集技術(見5.5.1,2003版的6.4.1); ——改進了烏鱧受精卵孵化方法(見5.5.2,2003版的6.4.2); ——改進了烏鱧苗種培育肥水技術(見6.2,2003版的7.1.3); ——改進了烏鱧魚苗放養技術(見6.3,2003版的7.2); ——改進了烏鱧餌料投喂技術(見6.4.2,2003版的7.3.2); ——增加了烏鱧大規格魚種培育技術(見第7章); ——改進了烏鱧苗種放養時間(見8.3.1,2003版的8.3.1); ——增加了烏鱧養殖過程水質調節技術(見8.5)。 ——改進了烏鱧主要病害防治技術(見附錄A,2003版的附錄A) 本標準由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提出。 本標準由浙江省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鮮明、李飛、沈勤松。 本標準代替的DB33/T 396.1-2003為首次發布。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