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
- 發表時間:2004/09/07
- 來源: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網站
各位委員、各位代表: 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指導下,在全體委員、分會委員及其委員單位和秘書處掛靠單位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自1999年成立至今,順利完成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機械工業聯合會下達的各項任務,現就第四屆委員會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 委員會組織機構建設 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于1985年,當時我國相關專業標準幾乎為空白。為迅速追趕先進國家的技術水平,根據形勢和專業情況,設置了電鍍、熱噴涂、搪瓷、防銹、涂裝、腐蝕和離子沉積7個分會。近 20年間,委員會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填補了我國表面處理技術標準的空白,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國經濟發展要求的表面覆蓋層標準體系。 第四屆委員會于1999年換屆成立,原代碼為CSBTS/TC57,標準的專業管理范圍包括電鍍、熱噴涂、搪瓷、防銹、涂裝、離子沉積、腐蝕試驗、熱浸鍍等領域。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對口ISO/TC107委員會的工作。原有分會7個,分別是電鍍與精飾分委會、熱噴涂分委會、搪瓷分委會、防銹分委會、涂裝分委會、腐蝕試驗分委會、離子沉積分委會。 我國2001年加入WTO后,根據入世承諾并結合當前的形勢發展需要,2002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全國專業技術委員會進行了整頓,實行委員注冊登記制度,強化了專業標委會的管理職能,要求專業標委會的標準化工作應逐步建立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公開透明、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標準制修訂機制,并確定我會新的代碼為SAC/TC57。在這種高標準管理和與國際標準化接軌的形勢要求下,為了配合國標委的清理整頓工作,提高標準化工作的效率,我會在2002年桂林會議上,提出了以推動表面工程領域高新技術標準化、促進產品質量標準化、滿足我會實質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需要為第五屆委員會換屆的原則,做出了重要的組織工作部署。在一系列國家政策基礎上,2003年我會提出換屆建議,并報請標委會主管部門國標委和機械工業聯合會審批。國標委于2004年3月正式批復機械工業聯合會,批準了我會換屆和機構調整的有關事項。由于換屆和機構調整時間不盡一致,對合并分會的調整未來得及完成,部分委員增補工作留待第五屆委員會完善。 二、標準任務的承擔情況 本屆委員會自1999年以來進行了一系列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1999年,承擔計劃性國家標準5項,機械工業行業標準一項; 三、國際標準化工作 1、國際標準化活動 本屆委員會在機械工業聯合會(當時機械工業部)和掛靠單位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支持下,按照國標委要求,在國際標準化活動方面,進行了如下工作: 1998年第一次組團參加了第11屆ISO/TC107年會(葡萄牙); 由于客觀原因,我們未能組團參加2002年1月在美國召開的第14屆ISO/TC107年會和2003年9月在西班牙召開的第15屆ISO/TC107年會。 但盡管如此,由于我們前幾年連續參加國際標準活動,與ISO/TC107的40多個成員國和觀察員國代表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經常保持與ISO/TC107秘書處的聯系,我們參與國際標準工作的決心得到廣大成員國贊成和支持,我會于2002年向ISO/TC107秘書處提出在中國北京召開一次年會的要求,在2003年我會未出席西班牙會議的情況下,仍然得到大會成員國的贊同,決定16屆ISO/TC107年會定于2005年在北京召開,這也是我會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一次突破,為我們今后更加深入地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國際標準的審查與投票工作 受國家標準委委托,我會對口ISO/TC107技術委員會開展工作。 自本屆委員會成立以來,我會積極參與了一些國際標準的征求意見工作,100%地完成了作為成員國的投票義務。通過網上登載的形式及時公布了國際標準的最新動態,很好地完成了國標委委托的國際標準化工作。 截止到2003年,與我會對口的國際標準項目(含搪瓷專業)達133項,目前跟蹤正在修訂的國際標準項目14項。 四、標準化宣貫活動 由于標準制訂任務重、各項經費嚴重不足,過去,標委會在標準宣貫工作的開展方面一直不順利。近年來,我會制修訂了大量新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新標準的推廣工作顯得更為迫切,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標準在貿易、工程招標等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為此,2002年我會對電鍍行業開展了較為系統的國家標準宣貫活動,來自全國的80多位代表,參加了2002年青島電鍍技術標準培訓,針對產品質量控制、質量檢測、試驗規則和方法的正確使用,進行了專業性的培訓,效果很好。同年,我會在武漢材保所涂裝室支持下,開展了涂裝及磷化前處理等標準的宣貫活動。 五、委員會工作方式改革 為加快標準審查速度,提高標準審查效率,2002年在桂林會議上,提出了標準化工作電子化辦公的工作方式。并建立了標委會工作網站,我會的章程、工作細則的各種信息全部在網上公開。2003年,在我會的標準審查中,首次進行了上網公開征求意見,反饋意見充分、具體,大大提高了我會標準審查效率。同時,標委會的各項通知和有關國家政策及時在我會工作網站上登載,加快了標準化信息的傳播。今后,我們將根據國標委要求,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標準化工作的電子化辦公方式,在嚴格標準程序的情況下,加快標準的審查工作進度。 六、委員會經費使用情況 根據掛靠單位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的要求,委員會秘書處的經費管理一直采用收支兩條線的原則。一方面,近年來會費的收繳工作開展不太順利,大部分委員在活動期間將會費作為會務費繳納,各次會議期間收到的會務費全部用于會議開支,以會養會;另一方面,在第四屆委員會期間,共收到相關標準補貼經費80萬元(其中59.4萬元直接下撥給標準起草單位)。目前,秘書處的工作量較大,需用的經費也很多,包括秘書處工作人員的工資及福利、秘書處日常工作費用、標準化培訓、復審員培訓、計劃工作會議、標準復審任務、辦公設施、國際標準的跟蹤和國際標準化工作費用等,上述經費遠遠不夠秘書處的開支,不足部分均由掛靠單位予以補貼。 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的工作已經結束,第五屆委員會工作即將展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面對入世和我國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實現標準化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我們標準化工作者責無旁貸;為落實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精神,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把我會建設上一個新的臺階,讓我們以更加昂揚奮發的姿態做好標準工作,努力開創我會標準化工作的新局面,為我國標準化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200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