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跨境電商貿易標準吸收“中國智慧”
- 發表時間:2018/02/26
- 來源:和訊網
在跨境電商等全球貿易新業態領域,中國正成為規則制定者、引領者。2月9日-10日,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在北京召開。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大會重點討論了中國牽頭制定的《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框架》(下稱《框架》)。這是首個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指導性文件,有望在今年6月正式通過。
另外,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宣布10日發布《北京宣言》,傳遞中國海關與世界海關組織對全球跨境電商發展的共識和愿景。
本次大會由世界海關組織與中國海關共同舉辦,主題為“創新、包容、審慎、協同,推動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12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關、政府部門、企業、國際組織和學術界共1000多名代表參會。
2017年全國跨境電商增長80.6%
大會現場,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易小準、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網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丁磊等國內外多位重要嘉賓發表主旨演講。
“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在中國舉行絕非巧合。”易小準在大會主旨演講中說,中國是全球電子經濟的領先者,電商交易占全球總額超過40%。
中國跨境電商取得飛躍發展。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介紹,近3年,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年均增長50%以上。2017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總額達到902.4億元,同比增長80.6%。其中,出口336.5億元,增長41.3%;進口565.9億元,增長116.4%。
海關總署國際合作司司長趙儒霞表示,此次會議預期取得四項成果,包括發布《北京宣言》,討論并就《框架》達成基本共識,確定今后每兩年由世界海關組織各成員輪流舉辦一次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世界各國跨境電商企業代表聯合發布《全球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行動倡議》。
《框架》有望今年6月通過
討論《框架》是此次大會的重點之一。這是由中國制定的首個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指導性文件,有望在今年6月正式通過。
“中國可以說是跨境電商模式創新的‘集大成者’,總量增長迅速,《框架》由中國牽頭制定是世界對我們的肯定。”海關總署研究中心副主任蘇鐵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商迅猛發展正在重塑貿易新格局,而新格局呼喚新規則。
蘇鐵透露,《框架》吸收了中國跨境電商“直購進口”“一般出口”“網購保稅進口”“特殊監管區域出口”四種模式的發展經驗。當前人們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需求越來越大,管理碎片化、金額小、頻次多等難題是中國海關和世界各國海關共同面臨的挑戰。通過《框架》制定,中國正以自身的有益探索向世界提供方案、貢獻智慧。
大會聲音
馬云:勿讓貿易保護主義之手伸向跨境電商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把這場會議看作是世界貿易史的里程碑,認為跨境電商將成為世界貿易的主要形式。
除了對互聯網更加深入發展的信心,他預計未來十年中國每日因為貿易而產生的包裹將達10億個(2017年全年300億個),其中跨境電商將占15%。如果說現代貿易載體是集裝箱,未來貿易則將是小件快運。貿易將從B2C向C2B轉變。
“新技術和全球化的結合創造全新貿易形態,新形態需要新規則。”馬云進一步說,過去全球化由幾萬家跨國公司主導,海關管住這些大公司就管住了全球貿易。未來,需要管理幾百萬家甚至是上千萬家中小企業和幾十億消費者,才能夠管住全球貿易。
他提出,目前大部分自由貿易區是針對大企業設置的,各國政府應設置服務小企業的自由貿易區。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年輕人都應成為全球貿易的主導者和受益者。未來跨境貿易不是簡單的貨物往來,而是讓年輕人共享文化的新生活方式。
也正因此,他呼吁,不要讓貿易保護主義之手伸向跨境電商,而是為跨境電商建立全球統一的低稅收制度。
丁磊:支持中國海關牽頭制定
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提出,跨境電商雖然不是新生事物,但至今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對政府管理是不小的挑戰。全球跨境電商下一步如何發展?他認為,核心工作應是提升全球貿易效率,尤其需要政府創新監管方式,需要企業創新商業模式。
丁磊說,目前各個國家電子商務政策、處理方式差異較大。一家公司、甚至一個國家,靠一己之力無法帶來更好的體驗。全球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一個國際化組織共同合作,為跨境電商體系建立統一的。
丁磊表示,中國作為跨境電商大國,中國方案值得向全球推廣。其中,中國創新保稅備貨模式,讓跨境貿易鏈條大大縮短,效益明顯提升,跨境電商在杭州甚至實現了當日送達。跨境電商領域行之有效的中國經驗已經在貿易便利化、商業模式、消費者口碑層面獲得了認可。他支持中國海關牽頭制定跨境電商框架,推動全球建立相關國際規則體系,為全球跨境電商貿易創造更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