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企業市場服務能力評定的團體標準發布
- 發表時間:2018/07/20
- 來源:
由廣東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協會、中國化研究院、中國科促會化工作委員會等單位共同參與起草,廣東省市場協會歸口發布的團體《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規范》(以下簡稱《規范》),7月18日在廣州正式發布,這是國內首個面向企業市場服務能力進行評定的團體。
該《規范》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化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精神制訂,從服務資源、服務能力和服務管理三個維度對企業市場服務能力進行了等級評定。
截至2018年6月底,廣東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000萬戶,全省每千人擁有企業41戶,已超越中等發達經濟體最高水平,這些數量龐大的企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服務能力。
廣州市化研究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峰稱,以往人們對企業服務能力的感受多憑直觀印象,缺乏客觀性依據。《規范》是量化的指標體系,將改變以往對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碎片化的評價現象。他認為,開展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是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為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各企業有針對性地提供能力參照要求,推動提高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的質量和意識,營造和諧良好的市場服務環境。
記者獲悉,等級評定完全免費。盡管該由廣東省市場協會歸口發布,但評定的范圍并不限于廣東省內企業。
廣東省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吳義軍表示,《規范》的評定公開透明,是對企業的綜合評價,符合相關就能得到評級,通過團體的制定,樹立市場服務能力的參照物,將有助于更為科學、規范地評定企業的市場服務能力。
為了更科學地對企業進行評定,《規范》將企業分為制造型企業、銷售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根據不同類型企業,相關的細化評定指標也有所不同。以制造型企業的服務能力為例,分為服務項目種類、服務時間、話服能力、互聯網服務和備用服務供應能力幾個指標,根據企業達到相關指標的情況,將企業由低到高評定為三級、二級、一級和特級。
廣東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協會秘書長簡潔、廣東省房地產研究會執行會長韓世同、華南理工大學李烈軍教授等也出席了發布會。
當天,廣東省市場協會為中科院廣州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巴瑪環境保護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頒發了等級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