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節能標準可望下半年出臺
- 發表時間:2004/06/17
- 來源:中國質量報
我國能源日益緊缺,特別是自去年以來,因電力缺口而在各省區頻頻出現的拉閘限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峻地把家電產品節能的重要性擺在了人們的眼前,特別是作為夏季用電大戶的空調的節能問題更是顯得緊迫。 據了解,我國家用空調產品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發展最快、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之一。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統計,2003年我國家用空調產品的產量達到4800萬臺,比10年前增長了10倍;我國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空調產品的出口國,2003年出口額達到23億美元。 與空調行業迅速發展相伴的是,一方面,空調產品已經成為我國家庭用電中年耗電量最大的家電產品之一;另一方面,我國空調產品的能效處于并不理想的狀況,如果按照正在修訂的《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來衡量,我國目前大約有28%的空調產品在能效方面不合格。 那么,為什么在節能環保逐漸成為全球化趨勢的情況下,我國的空調產品卻在節能方面的改進步子不大呢?北京工業大學李紅旗博士認為,原因來自三個方面。第一,來自企業間的價格競爭。我國空調市場目前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中,空調生產企業數量保守估計也有500~800家,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期間價格成為主要競爭焦點。李紅旗認為,絕大多數企業迫于市場壓力,一味降低成本,以價格取勝,選擇了犧牲能效改進等質量內涵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的產品和特價機。第二,國家政策導向和鼓勵不明確。一方面,企業外無壓力、內無動力的狀況使許多節能措施不能夠得到應用和推廣;另一方面,國家每年投入了巨大的科研經費,用于支持科研工作,但是,多年來基本上偏重于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節能效益。第三,已經推出的變頻空調在推廣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變頻空調尚未大面積普及、市場份額相對總產量來講還比較??;二是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變頻空調的評價與監測標準,企業的積極性受到影響;三是一些低水平、拼裝式的變頻產品,為降低成本、追求效益,在生產中違反變頻技術節能的基本原理,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另外,用戶選購時缺乏指導,造成具有節能優勢的產品不能獲市場優勢。這些原因都影響了變頻空調的發展。 除了以上原因,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姜風認為,由于能源方面的價格杠桿作用體現得不夠充分,能源價格因素還沒有清晰地左右消費者的選擇傾向,從而影響了節能空調的發展。過去消費者在選擇空調產品時,更多地從價格方面考慮,能效等性能常常被忽略,隨著消費者對能源價格的關注,市場力量會形成對產品的推動。 針對這些狀況,有關專家建議,一是要抓緊制修訂用能產品能效標準、節能設計規范,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實施與監督;二是啟動和實施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引導用戶和消費者選購節能型產品;三是研究制定節能激勵政策,創新資源節約機制,包括節能產品減免稅、節能設備(產品)推薦目錄、政府節能采購等。今后,制冷空調的發展要與國家的節能方針、政策和目標任務緊密結合,鼓勵節能技術開發,克服市場障礙,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和《》兩個空調節能標準已經通過審定,將于今年下半年出臺。這兩個強制性標準的實施,將使兩大類所有產品的最低能耗受到限制,并將按效率高低把產品分為5級,以方便顧客選購。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房慶認為,能效標準和能效標識的有效實施將有力地拉動節能產品市場,同時,對政府節能采購、財政激勵、節能產品(設備)目錄等市場轉化行為起到較好的支持作用。另外,我國還將借鑒發達國家在能效標準和標識實施后市場監督工作的各種成功經驗,研究出臺一批配套法規加大市場的規范力度,將不節能空調徹底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