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當前位置:首頁>標準動態
國內標準動態

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建設數字中國 增進民生福祉

  • 發表時間:2018/03/14
  • 來源:搜狐

    “數字經濟需要得到充分重視,這不僅是互聯網行業的事,和所有行業都息息相關。這方面能否從國家政策層面上得到進一步支持,我覺得非常重要。”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數字經濟的GDP占比超過了三成,居世界第二。對此,馬化騰表示,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已經處于領先地位,這主要得益于龐大的人口基數、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條件較好、智能設備增長非常快。“在這幾個大條件下,中國在全球最早普及移動互聯網,而且誕生出很多服務和應用。比如,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中除了高鐵以外,剩下的就是網購、移動支付和共享單車。而沒有移動支付也就不存在共享單車。”
    2013年,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馬化騰提出關于實施互聯網發展戰略,加快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那年,微信剛推出支付功能,阿里巴巴剛推出余額寶業務。2015年他又提出“互聯網+”推動經濟發展的建議,2017年提出關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絡強國戰略的建議。
    過去的一年中,大數據、云計算、AI發展迅猛,并開始擴展到政務、智慧城市領域,各地政府紛紛開啟數字化時間表。“在數字中國這個大框架之下,今年我提出"一帶五,再加二",總共八個建議。第一個建議就是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后續五個建議都和數字中國有關,但是側重不同的方面,包括工業、文化、金融、醫療和教育。”馬化騰說。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要求進一步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馬化騰認為,從“互聯網+”到“數字經濟”是縱向深化的過程;從“數字經濟”到“數字中國”則是橫向擴展的過程,由經濟擴展到民生、政務等多個方面,從不同維度展開中國的數字化藍圖。
    如何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充分發揮創新科技的動能作用?對此,馬化騰表示,整合現有的數據平臺,分步推進重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在條件具備的部門或地區示范建設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和數據產品流轉平臺;加強數據相關市場的機制建設,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他還建議出臺社會力量參與數字中國建設的激勵機制;推動基礎科研,推進基礎制定,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體制建設,擴大中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馬化騰還從工業互聯網、數字文化、金融安全、醫療健康、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五個領域切入,提出了具體建議。
    對于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馬化騰指出,加快網絡改造升級,夯實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基礎;鼓勵加快發展工業云,支持傳統行業、互聯網企業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合作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實體經濟云化升級。
    在書面建議中,馬化騰還提出,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生態共同體;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將我國推進工業互聯網、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經驗上升為獨具特色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防范互聯網環境下的金融風險也是馬化騰今年的關注重點之一。馬化騰說,要發展金融監管科技,打破信息孤島,推動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防范風險方面的應用。利用創新技術升級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推進數據信息共享,打破數據割裂風險,同時推動監管部門與互聯網技術企業加強密切合作。他還指出,完善統一的監管規則和監管框架,防范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業務風險。
    談及當下關注度極高的區塊鏈,馬化騰認為,區塊鏈是一個創新技術。技術是好的,但是怎么用好是另一個方面。“如果做數字貨幣ICO,我覺得還是有很多風險的,如果用區塊鏈技術隨便發行數字幣,那會引發很多監管問題。”馬化騰告訴記者。